“12年的等待值了!”开屏独家采访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
首页2021-01-21 22:54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1月21日13时,在丈夫陪同下刚刚走出机场的张海燕女士就收到了来自保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她献上的一捧鲜花。张海燕是保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从事心电图诊疗的一名医生,1月20日,经过一段时期的精心准备,张海燕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顺利完成了2021年度云南省首例造血干细胞采集,为国内一名4岁的白血病患儿带去了生的希望。在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后,张海燕同时也成为保山市第17例、云南造血干细胞库第233例(全国第10765例)捐献者。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分割线a

12年的漫长等待终于配对成功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为了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我已经整整等待了12年。另外,据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为我采集干细胞的医生介绍,昨日下午,我捐献的干细胞已成功植入白血病患儿的体内,我觉得一切都值了。”1月21日中午,在接受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专访时,张海燕还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张海燕是施甸县仁和镇人,今年47岁,现为保山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说起自己的捐献经历时,张海燕说虽然等待了12年,但能用自己捐出的血液种子去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这让她倍感幸福。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1988年,张海燕从保场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山卫校(现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毕业后被分配至施甸县由旺镇中心卫生院工作,2000年调入施甸县人民医院,成为一名从事心电图诊疗专业的医生,2014年进入保山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

在多年的医务工作中,张海燕在医院接触和了解到很多的白血病患者的不幸遭遇。“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白血病患者只能靠骨髓移植,或者是靠放、化疗维系生命。由于受当时医疗技术发展的限制,很多人往往失去了生命。”张海燕说,每当看到这种情景,她心中就感到很难过。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开始逐步实施。“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今治疗白血病等恶性难治性疾病最有效的临床技术,一旦匹配成功,就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张海燕说,从那一刻起自己就打定主意愿意成为一名干细胞捐献者。2009年,施甸县红十字会组织了一次“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活动,张海燕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并成功采血入库。“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我很希望能和一名患者匹配成功,挽救回患者的生命。”虽然张海燕希望通过自己的捐献尽快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由于非血缘人群中配型相合率非常低,通常配型相合率仅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因此要配对成功相当困难。张海燕这一等就是12年时间,直到2020年5月,张海燕才接到了云南省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电话通知。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分割线a

调整饮食 加强锻炼 精心做好配对准备

接到省红十字会电话的那一刻,张海燕异常激动和高兴:“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自己多年的心愿终于很快要实现啦。”

为了提高自己造血干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张海燕在正式采集前精心作了几个月的准备工作:1、调整饮食。不食用辛辣煎炸等食物,口味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每天吃钙片、牛奶;2、锻炼身体。平时加强锻炼,多走路、多运动;3、调整心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从思想和身体上做好各种准备。

虽然接到了相关通知,但张海燕知道要最终实现采集和捐献还要与受捐人一起接受高配比对等多个项目的检测。“去年2020年5月,在接通知后我完成了第一次体检和抽血检测,7月又进行了第二次检测,11月,在完成第3次检测后,我终于收到和受捐人高配成功的通知。”张海燕说,这就意味自己捐献的干细胞将能植入患儿身体,并帮助患儿康复,但由于受捐人身体原因,具体采集日期却迟迟未能确定。“从那时起我就对自己说,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

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今年1月3日,张海燕终于等来了喜讯。“省红十字会通知我在15日前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报到,准备做造血干细胞采集。”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分割线a

质量高 数量多 圆满顺利完成采集

得知张海燕将前往昆明完成干细胞捐献采集,保山市人民医院党委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支持。“院领导为此还为张医生特批了两周的假,并让我告诉张医生,在完成捐献任务后回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在上班。”保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说。

1月15日,怀着满心的期待,张海燕坐上了前往昆明的班机,并于当日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开启自己捐献干细胞的经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在为我进行了全面检测后,从1月15日到18日,连续打了4天的动员剂后,医生告诉我效果特别好,可以按计划实施采集,那一刻我的心情好极了。”

1月20日上午,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开始。从上午8时35分开始至11时56分,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共采集到张海燕捐献的4万多单位的高质量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圆满顺利完成。张海燕说:“整个采集过程就像我们平时输液一样,没有任何不适。”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分割线a

一家3口都是干细胞采集志愿者

张海燕的丈夫杨光甦是施甸县仁和镇政府一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为了让妻子安心完成干细胞采集,从19日起就一直陪伴在妻子身边。“我也是一名干细胞采集志愿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捐献,配对成功后去帮助白血病患者,只是我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张海燕一家3口

杨光甦说,不只他和妻子是志愿者,他们现在在北京念大学二年级的儿子杨泓长也是志愿者,他们一家3口都先后入库“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我虽然还未捐献,但我多年来一直都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无偿献血7000多毫升,在2015—2016年度曾荣获由国家卫生部、红十字总会等多部门联合颁发的‘国家无偿献血者’银奖。”

在得知张海燕配对成功的消息后,全家人都很高兴。1月20日这天,当儿子得知张海燕已顺利圆满完成了采集后特别开心,并告诉妈妈说:“老妈真棒,我要向你学习,要是我的也能早日配对成功就好了。”

2021年云南首例干细胞捐献者张海燕载誉归来(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张海燕和儿子

分割线a

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捐献者行列

保山市红十字会调研员金常德介绍,造血干细胞云南省保山分库自成立以来,保山市红十字会已动员入库8000多位志愿者加入到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赠库里面。到目前为止已经初配成功26例,实际捐赠成功16人、17例(其中1位捐献了2次),挽救了16位患者的生命。造血干细胞在拯救白血病患者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队伍当中来,使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能够得到医疗救治。”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志旭 摄影报道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郭毅

编审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