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可能是个伪命题
春城晚报2021-02-02 09:16

我不担心男性青少年的女性化,反倒有些担心对性别特征强化固化,似乎女孩子就得有女孩子的样子,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这是不对的,男性也可以脆弱,女性也可以勇敢,这跟性别无关。

这两天,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以及“阳刚之气”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起因则是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给《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一封复函。该提案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女性化’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教育部的复函中则主要倡导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以及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这个提案和复函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有媒体就指出,片面强调“阳刚之气培养”的教育政策,恰恰可能助长基于性别气质、性别认同与性倾向的校园欺凌。毕竟多数校园欺凌,都是建立在身体强弱的基础之上,这是不是所谓“阳刚之气”的极端呈现?

也有人认为,“防止男性女性化”提法也不妥当,这是在强化性别等级秩序,将负面气质与女性挂勾,正面气质与男性挂勾,这将造成性别刻板印象,进而形成对女性的歧视。并非鸡蛋里挑骨头,但如果我们只提出“防止男性女性化”,而不提“防止女性男性化”,确实相当于暗示男性气质优于女性气质。

争议的关键在于,我们似乎对于男性化、女性化、阳刚之气这些概念缺乏必要的共识。按照教育部的思路,比如“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之类,似乎是把“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归咎为身体素质,比如不够强壮,体态阴柔等等。这一点我是不太认同的,强壮未必就是阳刚,瘦弱当然更不能与女性划上等号。就我个人观感,经常出入健身房的肌肉男中,并不缺少“娘性”气质的人。一个人的气质在骨不在皮,光靠体育锻炼恐怕改变不了。

又或者说,所谓的“阳刚之气”指的是果断、勇敢、自信、有担当以及责任心。那么何止男性,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不应该有性别意义上的区别对待。

无可否认,“男性女性化”的批评由来已久,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但要厘清的一点是,这究竟是一种模糊的感觉,还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就我个人所接触到的情况看,现在的青少年跟20、30年前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男孩子依然是男孩子的样子,倒是女孩子更偏向于中性化一点。之所以我们会有一种“遍地是娘炮”的印象,并非男孩子更女性化了,很大程度上是大众娱乐造成的。

现代人是很孤独的,看上去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其实大部分时间是被垃圾文化所包围,流行文化、娱乐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就造成我们对社会的很多感知并不是真实的,而是来自于热搜、社交媒体、影视剧和综艺节目。而这些信息传播渠道,都是流量主导。如果热播剧和综艺节目都被具有娘性气质的“小鲜肉”霸屏,如果以低龄女性为主的粉丝狂热追捧偏女性的男偶像,那么自然就有一种“男性女性化”的印象,可以说这是大众娱乐强加给我们的。事实上,即使是那些令人感到极度不适的“娘炮”男明星,可能也只是一种假象,他们不过在娱乐工业下为了迎合市场,而刻意进行形象包装而已。

我不担心男性青少年的女性化,反倒有些担心对性别特征强化固化,似乎女孩子就得有女孩子的样子,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这是不对的,男性也可以脆弱,女性也可以勇敢,这跟性别无关。当然,对于现在娱乐行业的阴柔之风,我是举双手赞成加以治理的。一些当红小鲜肉,为了讨女粉丝的欢心,刻意表现女性化的一面,不仅是羞辱了男性,也是对女性的污名化。本质上这无关性别,而是这种低劣的娱乐文化本身就应该被市场淘汰。


作者 沈长佑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吕世成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