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进行时!粤港澳大湾区“冲刺”职业教育高地
湾区经济观察2021-03-09 09:55

“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将处于突出位置,而粤港澳大湾区正筹谋成为一大高地。

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等。这显示国家将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地方实践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正以积极姿态呼应甚至加快探索行动。3月5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深入东莞调研发现,这个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重镇,正全力推进其“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十四五”期间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快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东莞的目标包括,到2025年建设成为广东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培育10个职教集团,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此举,旨在加快形成能够有效支撑该市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动力,并凝练城市竞争发展新优势。

这只是一个缩影。今年1月份,教育部、广东省政府还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强调推进粤港澳职教联动发展,打造世界湾区职教高地;2020年底出台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决议》也提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高地,该市将开展以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的综合改革。

混合所有制办学打造产教融合“东莞样本” 

“目前东莞市职业院校已与10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索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定点实训基地和职教集团等多种教学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校企合作的‘东莞范本’。”东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已有高职院校在校生3.1万人,中职学校在校生8.4万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20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校企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的职业院校之一。

2015年末,为解决东莞建筑行业严重缺乏建筑施工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问题,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东莞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东莞市大业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签约,以混合所有制形式设立二级学院,即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共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并从合作企业中聘请近6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作为专业课程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

2016年秋季启动招生后,建筑学院目前在校生已达600余人,2019年和2020年两届毕业生共计200余人,向东莞本地园林企业、建筑公司输送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建筑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一是要创新机制体制,让企业感兴趣,让企业看到盈利点,二是要搭建各种平台加强与企业交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定修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指出,目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已与400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工业4.0智能制造实验室也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的重要试点项目之一。

“实验室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建设,其中企业投入3000万,学校投入1000万。”工业4.0智能制造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实验室采用“产教链接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以企业先进设备和院校人力资源为纽带,以实战项目为驱动,旨在消除教育与工业结合的鸿沟,培养现代制造业高级人才。

“实验室会对外承接真实订单,并在订单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照企业标准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结合生产企业的一线制造经验,为学校提供智能制造知识点升级,共同开发围绕智能制造的新课程。”该负责人指出。

“现在许多企业都在推动智能化升级转型,相关专业人才是非常紧缺的,但我们的职业教育学校在智能制造方面的课程体系却仍相对滞后。”工业4.0智能制造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拉近先进制造与职业教育的距离,为生产企业输送拥有精准制造知识跟技能的人才。”

《东莞市制造业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指出,2019年东莞制造业从业人员总量达422.43万人,占同期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9.4%,其中本科学历人才21.31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1.8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制造业从业人员总量的20.22%,同比提高了4.47个百分点。

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东莞多年推进制造业发展的根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则是东莞未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东莞以制造业立市,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支撑城市发展。”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表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人力资源供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东莞市教育局处获悉,“十四五”时期,东莞职业教育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机制,到2025年努力建设成为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培育10个职教集团,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大湾区已建设327间职业院校,广州占近四成 

“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未来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为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一定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展开。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东莞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建设的缩影。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11个地市及特别行政区共建设有327间职业院校,其中近四成职业学校集中在广州。

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分布上,广州均占据绝对优势,分别建设87所中职学校和43所高职学校,教育中心地位显著。

除广州独立鳌头外,珠三角其余城市的高等职业学校分布情况相近,均不超过4所。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方面,广州(87所)、佛山(29所)、惠州(27所)和东莞(21所)四个地市学校数量相对占优,均超过20所。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在职业教育院校建设方面则稍显薄弱。广东省教育厅披露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建设有中等职业学校19所,高等职业学校3所,院校数量远低于广州,也不敌佛山、东莞和惠州,但上述地市2021年GDP总量均低于深圳。

立足“双区”建设背景,深圳进入“十四五”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被寄予厚望,职业教育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或将在今年得到改变。

1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计划到2022年累计投入100亿元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支持深圳创建6-8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每个专业群联合世界一流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建设1所特色产业学院,到2022年建成10个示范性特色产业学院。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强调建设一流专业群,明确要对接人工智能、5G、物联网、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专业,并重点围绕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10-15个一流专业群。这无疑是与深圳本地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相挂钩的,也体现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1月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正在从制造、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向消费、服务、创新驱动型经济,对人才及劳动者所需技能的要求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亟待转型。”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兼麦肯锡中国区总裁倪以理(Joe Ngai)认为,“对于经历过改革的中国来说,可以说,现在是到了二次出发的时候了。如果中国能再次成功实现转型,其最佳实践和模式或将可为其他经济体提供有益的参考。”


来源:南方财经(记者 郑玮)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易科彦

编审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