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根治“不合理低价游”离不开游客的消费理性
开屏新闻2021-03-17 08:14

要从根本上铲除“不合理低价游”,不仅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形成合力,还需要广大游客不断树立理性、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谨慎选择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和物有所值的旅游服务,自觉抵制各种低价游诱饵。

记者3月15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针对2021年3月14日澎湃新闻发布的“315调查——跟拍云南低价游:游客遭威胁不消费纳入征信”视频暗访新闻,我省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州市迅速展开调查,严厉查处涉低价游8家企业5名个人。(3月16日春城晚报)

痛定思痛。4年前,我省出台“22条铁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毅力,全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力求斩断“灰色利益链条”、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经营模式。4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通过这场“革命”,游客增加了、投诉减少了、满意度提升了,旅游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旅游市场秩序根本性好转,进一步擦亮了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

“不合理低价游”是指经营者利用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以低于成本价格的低价产品揽客,而后通过虚假合同、价格欺诈、强制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的旅游项目。

此番严厉查处涉低价游的8家企业和5名个人,可谓大快人心。首先,这是一记重拳,让3家涉事旅行社、两名涉事导游、5家涉事购物店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其次,这是一记警醒,给那些还在做着妄图靠“不合理低价游”春秋美梦来吸引游客,进而获取非法利益的旅行社、导游等敲响了警钟,该醒醒了,“不合理低价游”此路不通。此外,这是一个强烈信号,再次明确昭示云南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永远在路上,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和“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涉旅违法行为,其中不变的是整治决心,提振的是发展信心。

当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合理低价游”作为旅游市场的一大顽疾,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较长,其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要彻底清除这一“毒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出“重典”、下“猛药”,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形成旅游管理和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让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法则深入人心,让钻市场“空子”非法牟利的经营者出局,最终让法律胜出,让规则胜出,让市场胜出;让违规者出局,让欺诈者出局,让无德者出局。以此倒逼旅游经营者正当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此外,还应该看到,市场有畸形需求,就会有畸形供给。“不合理低价游”的长期存在,固然和旅行社等密切相关,但作为受害者的游客,也应该进行认真反思。质量低下、服务低劣,经营者还以增加自费项目、强制购物等手段迫使游客“买单”,以弥补所谓的差价,这是“不合理低价游”的典型特征和惯用伎俩。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羊毛出在羊身上。尽管有的游客对“不合理低价游”中的强制购物等心知肚明,但爱占便宜的心理作祟,总以为只要自己坚决抵制,不买不喜欢、不想要的商品,就不会受骗挨宰。然而,旅行社哪会做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买卖?对旅行社而言,明显低于经营成本的低价游必然产生“损失”,这只能通过强制购物等非法项目进行弥补,掏的自然是游客的腰包。

因此,要从根本上铲除“不合理低价游”,不仅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形成合力,还需要广大游客不断树立理性、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谨慎选择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和物有所值的旅游服务,自觉抵制各种低价游诱饵。只有这样,“不合理低价游”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唯有如此,“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最终才会变成现实。


春城晚报评论员 周 灿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