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转型后怎样满足市民多元需求?
开屏新闻2021-03-26 12:58

在不远的未来,当报刊亭转型为亭棚再次出现时,它如何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亭棚这个新瓶,怎样装下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和生活需求的新酒?

u=2653548894,4009186951&fm=26&gp=0.jpg

去年年底就传出消息,昆明今年将实施50个市容环境保障提质提升项目,其中之一就是3月底前统一规划和设计一批具有艺术气息、设计感和昆明特色的亭棚,打造城市公益宣传、报刊售卖、方便市民的一体化亭棚设施。该项目有何进展?近日,记者采访了昆明市相关部门,得到的回复是:亭棚建设将由市级部门出台规范指导意见,各区来具体实施。(3月25日《春城晚报》)

这是个让人又高兴又略有些伤感的消息。高兴的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报刊亭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伤感的是,报刊亭改称“亭棚”,那么它还是报刊亭吗?

报刊亭的兴衰,和人们阅读习惯息息相关。曾经很长的时间里,报刊杂志是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后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因为更方便快捷,相当一部分市民通过手机获取新闻。随着报刊读者的减少,以及许多报刊亭因占道经营、经营混乱等而被取缔,报刊亭逐渐减少,几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其实昆明的报刊亭并没有彻底消失,除了报道里提到的新闻路上的这家之外,很多学校的门口也依然有报刊亭的影子,除了一些杂志以外,比如《春城晚报》等报纸依然是街头报刊亭里的常客。当然,在这个经济越来越细分的时代,少数还存在的报刊亭呈现垂直化趋势,迎合小众口味的报刊书籍开始出现。

从2020年12月28日颁布的《COP15昆明市市容环境保障提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中可以得知,对亭棚的规划是“统一规划和设计一批具有艺术气息、设计感和昆明特色的各类亭棚,打造城市公益宣传、报刊售卖、方便市民的一体化亭棚设施等”。可见在未来的规划中,亭棚的功能将呈现出更多元的特点,兼顾设计感和艺术气息,不仅能满足更多的服务需求,还要体现出昆明乃至各区的独特审美。可以说,这里所指的亭棚,和过去在街边临时搭建的报刊亭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区别。

然而很多人依然很怀念报刊亭,或许是因为报刊亭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在那种生活方式的语境里,早上去路边的报刊亭里买一份报纸,似乎意味着一天的生活正式开始;心爱的杂志到货了,老板会打电话来提醒;一天下来工作再忙,因为手握报刊回家路上心情都会变得好了很多。报刊亭不是一个简单的小亭子,它是喧嚣世界中的一个宁静港湾,也是我们观看世界的一扇窗口。

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当报刊亭转型后再次出现时,它如何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亭棚这个新瓶,怎样装下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和生活需求的新酒?具有艺术气息、具有昆明特色等只是规划,要怎样把艺术气息和亭棚结合起来,要具有怎样的昆明特色,提供哪些便民功能,要怎样把现存的报刊亭和对亭棚的愿景融合起来等细节,很可能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摸索的过程。

本文为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复制、链接、镜像等任何形式转载。

首席评论员 张京徽

编辑 吴龙贵

编审 邓建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