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用户打差评被举报,还有批评的权利吗?
开屏新闻2021-03-31 21:44

近日,一名豆瓣用户@高晗评论书籍《休战》译者“机翻痕迹太重”。译者韩烨表示,“机翻”如此说法近乎人身攻击。一名自称韩烨好友的网友A将差评用户举报至学校。随后,该用户发布道歉声明。声明称,经批评教育后,本人现删除该短评,并向韩烨女士及作家出版社致歉。(红星新闻3月31日)

1111.jpg

看到“经批评教育”几个字,让人心痛。一个学西语专业的在校学生,仅仅因为在网上给某本译作打了两星差评,评论了几句,经过网络发酵后,竟上升到需要批评教育的高度,最后竟不得不主动删除留言,她究竟做错了什么?不管这种压力来自何方,学校、出版社或是作者,但既然能让这名豆瓣网友低头认错,就说明压力已经大到让她无法承认的地步。

高晗究竟说了什么?她的原话是: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老实说,这类评论在豆瓣上随处可见,我自己就写过差不多的评论,也没见谁来举报过。只能说,不是评论偏激,而作者方可能太过于玻璃心了。

涉事图书叫《休战》,是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作品。1990年该书还有一个刘英的译本。有豆瓣网友对比了部分段落后,发现韩烨的版本和机翻确实差不多。比如有一句刘英的翻译的是“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沉默”。而韩烨和机器都翻译成“只有另一种叫做寂寞的东西”。我读翻译作品不多,一点体会是,好的翻译作品多用短句,更符合阅读习惯,而长句的一句话里有很多的前缀,是非常糟糕的阅读体验。

老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跟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阅读偏好有很大的关系。多少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都免不了被人诟病。可以说,被批评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宿命。高晗认为韩烨的翻译“机翻痕迹严重”,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看,她想表达的不过是对作品质量的评价,怎么不可以?况且她不是绝对权威,她的话仅仅代表她个人的见解,所以她的评价同样可以被评价。不少翻译界人士就表达了对韩烨的支持。这都在正常的讨论范围内。但无论是评价还是被评价,都应该围绕文本,就事论事,举报就过份了。

韩烨表示,“机翻”如此说法近乎人身攻击。我理解这种感受。翻译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创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对于一名译者来说,说她的作品如同“机翻”,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但话说回来,批评哪有好听的呢?你能接受多大的赞美,就要承受多大的诋毁。一部文艺作品公开出版发行,就得接受好或不好的评价。译者和出版社,都应该有容纳批评的雅量和气度。如果只能接受赞美而拒绝批评,或者对于批评的声音过于敏感,那还是不要搞文学创作的好。

举报者并非韩烨本人,而是一名据说与韩烨并不相识的豆瓣网友A。A出于对韩烨精神状态的担忧才举报的,其事件引发争议后,曾发出一则事件说明,说明中表示“说一本书翻译得不好已经超越了读者的权利”。这句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以后评价一部翻译作品,只能说好,不能说不好?按照这个逻辑,不仅对于译者本人,还是对文艺这个行业,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一部文艺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当然会珍爱无比,但如果过度溺爱,容不得别人的批评,不太可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差评”是一种很好的机制,它能有效促进市场良性的发展。无论美食,还是文艺作品,皆是如此。只是现在动不动就举报、人肉,甚至还打击报复,“恶评”这个东西真是被玩坏了。

本文为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复制、链接、镜像等任何形式转载。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编辑 张京徽

编审 邓建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