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花 爱在大理 | 祥云小炉匠文化传习所:传承传统技艺 打造美好生活
开屏新闻2024-04-22 17:21

追风逐花 爱在大理.jpg

走进祥云县小炉匠文化传习所,大理州级非遗传承人杨积功正在工作台前敲敲打打,为一件少数民族银头饰做最后的修饰。而在旁边的陈列馆内,他的弟弟——2006年大理州首届民间工艺大师的杨积平也在向游人们介绍着祥云银器制作的历史与特点。

FZ110031339128_A8443974.jpg

68岁的杨积功告诉我们,13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在家中学习“敲小锤”,此后就一直从事着这项事业。几十年来,他和弟弟挑着一根扁担,一个简易的炉子,一个吹风筒就走村串寨,靠帮人打银器讨生活,云南省的各地州基本都走遍了,还到过四川、西藏等地,很是艰辛,现在能在政府提供的传习所稳定地“做活计”相当满足,两个儿子也都在做银器,祖孙几代都是干这行,就是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FZ110031339128_A8443975.jpg

“多年来我们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打造银器,对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审美及风格了若指掌,面对现在外面机械化生产的银制品,我们更能够符合客户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拥有固定客户的原因。我的梦想,就是为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打造一套配饰,放在这个传习所里展示,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杨积功说:“一件银饰品的制作大致要经过化银、锻打、成型、雕刻、焊接、清洗等工艺流程,这就需要时间进行打磨。现在工业化快速流水线所生产的东西,又快速,产量又大,但总觉得少了点那种通过‘一锤锤’敲出的韵味与温润感。”

FZ110031339128_A8443976.jpg

在杨积平的介绍中我们得知,祥云县民族银器制作是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也是祥云县不可多得的民间传统瑰宝。 2006年沙龙民族银器制作技艺被设立为州级非遗保护项目。其工艺独特,尤以珐琅、花丝镶嵌、錾刻、镂雕等传统金工工艺见长;器物品类繁多,民族服饰银饰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至今,沙龙镇小炉匠民族银器制作技艺已炉火纯青,自成风格。

FZ110031339128_A8443977.jpg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的金银饰品不断推陈出新,原本繁极一时的传统手艺在悄然流失,手工打制的金银饰品逐渐被冷落,手工银匠人已越来越少。我们县大力打造的传习所非常及时,为保留匠人,传承技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积平感慨地说。


云新闻记者 马喆 李丽 赵丽槐 

视频 陈治学

责任编辑 刘自学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