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向每一篇直击内心的新闻稿件致敬!
2021-11-08 19:22开屏·推荐阅读量

写过几十篇专题报道、拍摄过上百张照片,可云南日报记者和茜一直有个遗憾,她没有一张和张桂梅的合影。每次想提出这样的请求时,看着张老师疲惫的身影和忙着给女高学生提高学习,她都不忍开口。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马宁的朋友圈里有一个“特别关注”,袁景瑞和她的“驻村队员父亲”。彼时正面临高考的袁景瑞用作文记录了父亲驻村工作的情况,而如今,她已经是文山侗族村落的支教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子承父业”。

本应在第22个记者节上台领奖的云南日报记者陈鑫龙缺席了,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瑞丽“抗疫”新闻报道一线。他相信,瑞丽终将会重现那个鲜活小城的模样。

11月8日,云南新闻界举行第22个记者节庆祝大会,来自我省各新闻战线的记者、编辑们分享了采访背后的动人故事。今天,在这个“不放假”的记者节里,让我们跟着他们,回到新闻现场。

向每一篇直击内心的新闻稿件致敬! 龙宇丹摄

向每一篇直击内心的新闻稿件致敬! 龙宇丹摄

分割线a

■记者故事

春城晚报编辑张大升:新闻路不长,但是新闻这条路很长

向每一篇直击内心的新闻稿件致敬! 龙宇丹摄

春城晚报《援鄂志》特刊荣获第37届云南新闻奖一等奖。重大选题进行重点策划,凸显了春城晚报对抗击疫情报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春城晚报的集体创作,荣誉也是属于集体的。

“‘小锅米线’竭尽所能把好东西驰援武汉了,希望‘热干面’赶快恢复元气。”回想起《援鄂志》特刊策划、制作的全过程,春城晚报总编室副主任张大升印象深刻。《援鄂志》刊发之际,正值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驰援武汉之时,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不少“逆行”武汉的故事。云南也没有缺席,专业医疗队、蔬菜水果、医疗物资等一批批地送往武汉。而春城晚报也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着“抗疫阻击战”,贡献着编辑、记者的力量。

“记者的使命和担当,正是从记录真相,见证时代发展变化上体现出来的。”张大升认为,在那种情况下,不仅仅是武汉,云南同样需要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为此,春城晚报精心策划了《援鄂志》特刊,封面记录了所有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名单,“感谢他们为我们拼过命”;无数个云南“90”后在荆楚大地谱写青春之歌;独龙江乡孔当村村民捐款、临翔区章驮乡村民拿出自家做的腊肉、蒙自草坝镇盛贵林冯金莲夫妇采摘33吨新鲜茄子,云南省11个州市捐助80万毫升红细胞、5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24小时就抵达武汉……“人民力量”“青春绽放”“白衣执甲”里,是春城晚报给驰援武汉的一份见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纪念。

不仅仅是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鲁甸地震等“大新闻”,春城晚报也从未缺席。这是媒体的责任,更是媒体人的坚守。张大升从事新闻行业已有18年,上了12年夜班。为何能坚守那么久?“我热爱文字,文字太美了。”在张大升眼里,每个记者写出来的文字,都像他“最心爱的人”一样,当记者把他“最心爱的人”交到编辑手上,编辑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文字“精心打扮”,“美美地”呈现在报纸上。文字的语言之美、版式的设计之美、时代强音的传播之美,就是他坚持到现在的原因。看到好稿,时至今日,他都会有兴奋感和愉悦感,呈现到报纸上之后更会有一种满足感、荣誉感。

在儿子眼里,“夜班人”张大升是“白天总是很困”的爸爸,在夫人眼里是“总是不同频”的丈夫,虽然这么说,但是张大升对职业的坚守里,少不了他们的支持。

长期在夜班岗位上工作,张大升见过无数个凌晨2点以后的新闻路,新闻路不长,但是新闻这条路很长。这条路上,不仅仅有张大升,还有无数编辑、记者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坚守一直在路上。

分割线a

云南日报记者陈鑫龙:瑞丽终将会重现那个鲜活小城的模样

本应在第22个记者节为自己获得云南新闻奖领取荣誉,但是云南日报记者陈鑫龙缺席了,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瑞丽“抗疫”新闻报道一线。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鑫龙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深入“抗疫”一线,也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核酸检测,隔离过多少天。但是,他记得没有行人的街道是什么样子,记得没有旅客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是何等寂寥,记得除了急诊室、发热门诊外,没有其他患者的医院,记得一个边境城市为“抗疫”付出的所有努力……

从采写《国家卫健委确认昆明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这篇稿件开始,陈鑫龙在云南日报和云报客户端上发稿300多篇。他坦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特殊的采访任务,更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特殊历练。

《瑞丽“7·04”疫情首批治愈患者出院》《瑞丽市依法严惩涉疫违法人员》《瑞丽市有序解除主城区部分区域居家隔离》……从瑞丽“3·29”疫情开始,今年内,他已经第4次前往瑞丽参与抗击疫情新闻报道,他在镜头里、文字中记录着瑞丽一天天的变化。再艰难,他都相信,瑞丽终将会重现那个鲜活小城的模样。   

分割线a

“我”在现场

新闻现场:跟访张桂梅

新闻记录者:云南日报记者和茜

向每一篇直击内心的新闻稿件致敬! 龙宇丹摄

和茜与张桂梅老师有很多“合影”,却又不是真正的合影。许多照片中,拿着采访本的和茜出现在照片的一角,有的只有个“背影”。和茜采访过张桂梅老师30多次,曾跟访过她一个星期,写下50多篇专题报道,但是却没有一张和张老师的合影,因为要和张老师拍下一张合影,不容易。

张桂梅很忙碌,记录者也很忙碌。与张桂梅交谈时,和茜生怕落下一句话、一个词,她的镜头始终对准张桂梅,偶尔有这么一两次的闲暇,她很想把镜头对准自己,与张桂梅来个合影,可眼前的她那么疲惫,让她不忍开口。张桂梅到北京接授“七一勋章”,和茜选择在华坪女高等她。“这次可以与挂着勋章的张桂梅合个影了吧。”没想到,等了一个星期,和茜还是没见到张桂梅,她回到女高,踏上了去家访的山路。

无数次采访,也有着无数次错过。看着自己出现在角落的那张“合影”,和茜已不再纠结,她愿意在角落里默默记录着。

分割线a

新闻现场:袁景瑞和她的驻村队员父亲

新闻记录者: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马宁

向每一篇直击内心的新闻稿件致敬! 龙宇丹摄

2020年,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条形码》播出了报道《2020我们的“大考”——我与我的驻村队员父亲》。这篇报道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采访组的一员,马宁一直在关注着袁景瑞和她的驻村队员父亲袁明磊。

彼时还是高三学生的袁景瑞写下一篇作文《父亲扶贫路上那些事》,引起广泛关注。女儿的作文里,父亲驻村扶贫五年,从一个白面书生变成了黝黑的糙汉。马宁有些好奇,小袁是如何看待老袁的驻村工作?

小袁高考结束后,老袁带着她走遍了村里所有扶贫项目,给学校翻新围墙、添置垃圾桶、盖公厕、修水渠……父亲如数家珍,小袁的眼中却有着疑惑。“五年,就这?”眼前的一切和小袁在书里读到的那些宏大的数字不一样。指着一段新修的水渠,老袁告诉她,新水渠能保证6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不再雨涝旱干。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时,马宁看到,水渠旁正在丰收的果农,把一筐筐要发往省外的苹果装上车。幸运的是,这些都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就这几天,马宁在朋友圈刷到了小袁,上了大学的她和同学一起在文山广南的侗族村落支教,脱贫后的边远村落里,孩子们不再聊着“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他们谈论的是历史、文化,是星辰大海。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闵楠 文 龙宇丹 摄

责编 王利绚

校对 刘自学

编审 王云

点赞
点赞
只能在客服端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