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王然玄:在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中收获着奋斗的喜悦
开屏新闻2021-02-25 12:57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今日(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云南112名先进个人和85个先进集体,以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张桂梅赴北京接受表彰。

在接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的脸庞上、在脱贫奔小康的群众笑靥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小康的憧憬得以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在梁河县九保乡,“幸福阿昌”的目标变成了现实;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元阳县阿者科的哈尼族群众,在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中收获着奋斗的喜悦;

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定信仰中,一批批走出华坪女高的女孩托起无数贫困家庭的小康梦。

一句句铮铮誓言的背后,伫立着云南4.85余万名驻村第一书记、19.47万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有幸,贫困群众有你们;有幸,在你们的努力下,云南4500万群众可以坚信:“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共青团元阳县委副书记、元阳县新街镇党委副书记(挂职)王然玄

共青团元阳县委副书记、元阳县新街镇党委副书记(挂职)王然玄

啥是旅游?

“旅游嘛,就是你们高兴,游客也高兴。”

坐上汽车一路弯弯绕绕,只听见同行的人说了一句:“到了。”王然玄下车后发现,脚下是一段400米的马帮古道。马帮路曲径幽深,走一段后豁然开朗,一个四面环梯田,田里面“长出”蘑菇房的古朴村落出现在他眼前,这就是阿者科。

“第一眼的印象,惊叹又惋惜。”王然玄惊叹于阿者科的自然资源,却也惋惜这样的美景里,这里的群众却还没摆脱贫困。阿者科自然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里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个哈尼族村寨。村里有65户483人,其中26户125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为这难以忘怀的第一面,让王然玄下定决心,要让村民从旅游中获益,但是必须坚持一点:人与青山两不相负。

2018年,他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教授和学生来为阿者科旅游出谋划策。他们提出村民自己成立的企业为主导,不依靠外部资本的“内源式”发展模式。“阿者科计划”要走向现实,王然玄要向村民解释“旅游是什么?”

“为游客提供一些服务,然后他们为你们的服务付钱。你们高兴,他们也高兴。”

“这就是旅游?”

“这只是旅游的一个方面,旅游还要做很多事情,我就是要带着你们一点一点地做出来。”

解释着他理解的旅游,可是村民面对这个90后的驻村干部充满防备。“我能理解,一个陌生人来跟你说,我们一起来做旅游,做起来就有钱了,这换成谁都不相信。”王然玄在村里安了家,在这个过程中来了解村民的想法。“他们就想让自己的收入多一点,生活更好一点,年轻人离村子近一点。”


旅游真能脱贫?

“村长没骗人!”

半年之后,村民信任了这个年轻的“村长”,开始相信他天天念叨的“旅游”真的能脱贫。

2018年的9月17日,阿者科村成立了元阳县陌上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和每户村民签订了旅游开发协议。王然玄带着协议跑遍了64户村民家,把协议里的 “4321”旅游分配规则说得明明白白。

旅游公司的股份里,全村村民占股70%,按照“房人田户”的标准进行分配。传统蘑菇房占股40%,保护好蘑菇房就是他们的责任,“草窝”也能是 “金窝”。“田”占股30%,村民要继续耕种,不要废耕。“人”占20%,阿者科村民居住在这里是核心条件。10%的户籍股,鼓励村民参与村集体的大事小事。

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架起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生态旅游和脱贫致富三个目标,让王然玄“人与青山两不负”的承诺有了依托。2019年的2月初,全村64户签下旅游开发协议,趁着春节假期,阿者科旅游正式对外营业了。

“村长,要开始做旅游了,我们要做什么?”

“第一,听不懂说话不要紧,笑就行了;第二,人家来你家,主动倒杯水;第三,学会‘你好、进来嘛、吃饭了没有’这三句话就可以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干。”

营业的第一个月,全村旅游月收入达到了20万,当月收入就进行了分红。“村长没骗人,一个月的分红就相当于往年一半的年收入了!”1640元的分红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在此后的一年里,阿者科村集体的旅游收入达到了72万元,三次分红,户均分红5440元。


旅游干起来了

“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有家。”

为了让全村都参与到旅游中来,王然玄对每户的“手艺”进行了分析,确保每家都能发挥特长参与其中。

当然,为让每个人都有“技能”傍身,王然玄没少动脑筋。建档立卡贫困户高烟苗缺的就是技术,参加了村委会的厨艺培训后,学会了不少家常菜。在接待团队时,王然玄会提醒他,今天来的是上海游客,别放辣椒。如今,夫妻二人开起了农家乐,每个月收入不加分红能有5000多元。

王然玄还包办了“礼仪课”。从微笑开始,到教授“你好”“吃了吗?”“来我家吃饭吧”这些简单的句子。当然,上了年纪的村民还是习惯说哈尼语,如今,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嚯匝麻”(吃饭了吗?)也被无数游客学了去,成为了阿者科的“特产”之一。

这个过程中,最让王然玄感到惊喜的是年轻人回村了。刚到阿者科时,村里都是“386199”,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但是现在,村里回来了7个年轻人,高美华就是其中之一。回到阿者科后,她是旅游公司的票务和导游,每月工资1500元钱。“希望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有家。”当高美华说出这句话时,王然玄懂了,年轻人们不是不愿意回来,而是希望在家里有事干、有钱赚。现在,有的年轻人们就在距离阿者科不远的县城里打工,只要村里喊一声:“今天太忙了,来帮忙。”他们马上就能回来,背水泥的小伙子换上民族服装就能带游客去抓鱼,刷墙的汉子站在灶台前就能烧出一桌好饭。

阿者科的乡村旅游上路了,但是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王然玄明白,“阿者科计划”要持久地发挥作用,还要靠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村里的孩子们普通话越来越好,他们爱护环境、珍惜梯田……只要他们成长起来,他相信,阿者科只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阿者科里有一出《哈尼情》

从陌生人成为朋友到最信赖的“一家人”,采访中,王然玄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自己成为阿者科村一员的骄傲。他打趣地说,只要是吃饭时间,他都不敢出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喊他去吃饭,喝上一杯酒。

他记得每一个人,每个人也念着他。

赴北京前,王然玄刷完了《山海情》,他觉得里面的故事很熟悉,好像阿者科也发生过。一群群“马德福”“李水花”“陈金山”,一个个王然玄、高美华、高烟苗,无数的“闽宁村”和阿者科,不管是《山海情》还是《哈尼情》,都见证着世界贫困版图的变化,都期盼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相关阅读:

1、【独家专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这份荣誉是对整个山区教师的认可

2、【独家专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梁昌才】“幸福阿昌”的目标变成了现实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闵楠 孙琴霞 罗宗伟 王宇衡 周柯妤 摄影报道

责编 王利绚

校对 朱丽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