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电瓶车成小区公共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开屏新闻2021-05-12 08:10

近日,成都市成华区城南立交附近一小区内,一辆电瓶车在电梯内起火,电梯内多人受伤,包括一名婴儿。网传监控视频显示:电梯内共有5人,一男子扶着一辆电瓶车,电梯关门瞬间,电瓶车起火,电梯瞬间被火光浓烟包裹。另一段视频显示,电梯门打开,里面一片火烧过的痕迹。(5月11日《新民晚报》)

电瓶车在电梯内起火或在小区楼道中起火,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事故在全国各地已经发生很多起。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民房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一群租房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这些都是室内电动车电气故障引发的。

电瓶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电瓶车想上楼就上楼,想在小区楼道里充电就在小区楼道里充电,电瓶车俨然成了危害小区公共安全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实际上,从法律角度说,电瓶车并不能随意上楼,不可以在小区楼道里充电。早在2018年,公安部就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确规定,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公民应当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但在现实生活中,电瓶车想上楼就可以上楼,归根结底是小区物业、消防部门等没有负起相应的责任以及小区电瓶车存在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小区电瓶车有没有上楼,最熟悉情况的是小区物业,但小区物业是企业,没有执法权,这使得小区物业为不得罪业主,往往以没有执法权为由,对上楼的电瓶车往往只是贴几张宣传单,既不加以劝阻,也不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报告,导致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执法缺位。同时,不少小区缺少电瓶车停车位、充电设施,使得居民只得停在楼道和在家中充电。

保护小区公共安全,终结电瓶车想上楼就上楼现象,需要疏堵结合。一方面,小区需要建设更多的电瓶车停车位和充电设施,方便业主停车和充电。另一方面,压实小区物业的责任,负起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报告的职责,及时对违停电瓶车和业主予以处罚,并对没有尽到报告职责的小区物业给予必要的处罚。


作者:张立美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朱丽

编审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