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宣传周”采访团启程 ,10285种野生植物种子保存在昆明
首页2020-12-03 22:04

生物多样性宣传周 采访团启程 记者 杨质高 摄

12月3日,“万物生长 万物和谐——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集中采访在昆明启程。

“万物生长 万物和谐——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承办。宣传周期间活动精彩纷呈,中央驻滇新闻媒体、省内主流新闻媒体组成“生物多样性宣传周”采访团,将深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等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现场采访。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访团参观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子博物馆,了解了一粒种子收集后是如何处理、保存的。

生物多样性宣传周 采访团启程 记者 杨质高 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介绍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82年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开展了系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9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植物DNA、动物细胞系、微生物菌株等各类种质资源23546种,共248593份/株/条。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0285种,共82746份,占中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5.2%。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生物多样性宣传周 采访团启程 记者 杨质高 摄

200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率先在全国成功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2013年,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被树立为典型,经验被全国借鉴。目前,全省已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设了14个保护小区(保护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对象物种达44个。华盖木、漾濞槭、巧家五针松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种群10万余株,回归3000多株,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已开花,部分种类能正常结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辖昆明植物园和丽江高山植物园收集保存70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300余种;丽江植物园保存高山、亚高山2000余种,其中原生种1000余种。

生物多样性宣传周 采访团启程 记者 杨质高 摄

随后,采访团来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参观珊瑚礁物种育种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并进行了集中采访。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自建所以来,先后深入横断山脉、无量山、高黎贡山、青藏高原等开展系统的资源考察和区系分类研究,足迹几乎遍布云南的所有山脉和水系。1986年,昆明动物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细胞库。199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保护生物学中心。进入21世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在张亚平院士的带领下,形成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生物与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组建了一批前沿创新团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王利绚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