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开屏新闻2021-08-22 19:05

怒江

近日,记者走进泸水市维拉坝珠海社区,看到一块块被分割整齐的“微菜园”,一派生机盎然,与安置点的高楼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绿油油的菜园里,种满了青白菜、豆角、小葱、小瓜之类的,随处可见群众在采摘、浇水、除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戳视频⬆

原住大兴地自基村搬迁到社区的四三妞,在同伴的帮助下正在锄地、施肥、播种,一看她就是种菜的好手。不是因为她一个人忙不过来,邀约同伴一起种菜主要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干活有劲。

傈僳族妇女余吕低亚,需照顾家里两个小孩不能外出务工,一有时间就到菜地里,就因为老公喜欢吃紫米菜,菜地里种满紫米菜,已经采收了好几茬了。如今的她,住着新房子,种着菜园子,过着好日子,心里乐滋滋的。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余吕低亚正在”收菜“

今年64岁李红英妈,原住大兴地镇团结村三组,孩子都出去打工,平时和老伴带带孙子。看到别人都在有滋有味经营小菜园,今年也申请得到一块。因为选择种青菜的品种不好,第一批种的菜棵小,叶子也是黄黄的,都没有吃上菜,算是失败了。

夫妻俩正在拔掉长得不昌盛的青菜,李红英妈打算选择更好的品种,明天就种上。“除了带好孙子外,我有时间就打理菜园,我想只要稍微用点心来种菜,完全够自己吃。”李红英妈还是很有信心。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李红英妈和老伴正在“清理微菜园”

搬进新家园,搬出新生活。社区居民多为泸水市大兴地镇四排拉多、卯照、自基等村搬迁而来,在安置点本地无土地保障。为进一步做好易地搬迁群众“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兴地镇党委政府、社区从实际出发,结合群众所需,充分利用安置点周围的土地资源,将一块块遍布砂砾、石头杂草的荒地,打造出一块块充满希望的“微菜园”,让每一户搬迁群众都能有地种、有菜摘。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一边是社区新房,一边是六边形”微菜园。“

社区“微菜园”共30亩,北面以合作社的形式连片种植红薯。把东、西两面的空地划分成整齐有序正六边形128块菜地,每一块地进行编号,一户居民申请可得到一块。在管理上统一要求不种高杆植物,只种蔬菜一类。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监督委主任李正华

维拉坝珠海社区监督委主任李正华介绍,通过统一规划,有机肥土壤改良和架设先进的灌溉系统后,从2021年7月23日开始,每块地适当地收取维护管理费,每个月8元,一年96元。只要居民愿意种的,每家都可以申请到一块地,128块地全部有了主人。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社区北面的红薯地

“年纪轻的大多出去打工,年纪大一点的以及带娃娃的妇女都可以在社区菜园里,利用早上或下午来地里浇浇水,除除草,进行管理。一是解决吃菜的问题,节约点钱;二是像活动一样,大家集中在一起侃侃而谈,相互交流感情。”李正华说。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方寸间“微菜园”,社区里“大民生”

维拉坝珠海社区及周围的“微菜园”

虽然不少居民住进了新房,但“进城买根葱嫌贵”,种地务农的习惯难舍。“微菜园”让搬迁群众找到了对土地的情怀和在新家园的归属感,留住了乡愁。有了菜地,在家门口就能有地种,不用花钱去买蔬菜了,既节约了钱,还能吃上自己种的农家菜,解决“菜篮子”问题,同时,通过“微菜园”找到搬迁群众对土地的情怀和在新家园的“乡愁”,深受搬迁群众好评。


泸水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学玺 胡鑫萌

云报全媒体记者 普孟秋 殷洁 刘畅

怒江传媒中心记者 和建庭 和彩云 麻学荣

责编 郭毅

校对 罗秋旭

编审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