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贡山县茨开镇:产业为“枝干” 文明作“叶花” 培育民族共荣之树
开屏新闻2021-08-23 09:25

怒江.jpg

距离贡山县城20分钟车程的半山腰上,有着这样一个小村落,幽静宜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这就是茨开镇吉速底村培里小组。

培里小组干净整洁的环境 赵丽槐摄.JPG

培里小组干净整洁的环境 赵丽槐 摄

“过去的培里,道路不通,家家户户住着木楞房、茅草房,大家们靠种玉米维持温饱,缺吃少穿,是茨开镇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吉速底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丰志忠说。

再看今天的培里,69户村民中58户通过美丽宜居工程搬进了二三层的漂亮小楼房,种植的1200多亩的草果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去年底,培里小组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3000元。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帮助村民们逐步改变不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了村民的农闲生活;节日里的文化民族活动,拉近了各族人民的距离、增进了各族人民的感情。

培里小组文化广场 赵丽槐摄.JPG

培里小组文化广场 赵丽槐 摄

“现在,村民茶余饭后不再像过去那样无事喝酒,而是在村里散散步、在球场上打打球,或是到广场上跳跳舞,不仅物质生活好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学新技能,外出务工,日子越来越好了。”丰志忠说。

培里小组贫困落后的旧貌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美丽宜居的民族团结示范村。

茨开镇草莓种植基地 供图.PNG

茨开镇草莓种植基地 供图

产业兴旺促发展。近年来,茨开镇在州、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辖区跨度大、地理气候资源丰富的优势,多元化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以茨开村、牛郎当等4个小组为中心的“草莓产业圈”,种植面积355.8亩,带动贫困户300余户,每户年增收达4000余元;形成以黑马为标杆的“山药产业带”,山药种植面积达1290余亩,每户年增收1万元;草果产业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突显,累计种植52400余亩,大约人均年增收1500元。此外,镇里正在试点推广羊肚菌、葛根、茶树、水产养殖和传统畜禽养殖业,使茨开镇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更扎实了。

茨开镇群众正在学习种植技能 供图.PNG

茨开镇群众正在学习种植技能 供图

“只有产业发展好了,才有让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的根基。”茨开镇党委书记怒卫明说,家家户户收入稳定了,过上了好日子,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乡风文明促团结。茨开镇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环境卫生大整治相结合,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丰富各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全镇建成党群活动室49个,村流动舞台6个,农村书屋9个,选好配齐各种体育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等硬件设施,达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目标要求。

茨开镇各族人民欢庆节日 供图.PNG

茨开镇各族人民欢庆节日 供图

“我们利用党群活动室,在农闲时节通过茶话会、火塘夜话等方式,把‘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意识传输给各族群众,帮助他们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怒卫明说,“利用流动大舞台,以民族节日为契机,把各族人民召集到一起共庆共乐,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

美丽的培里小组 赵丽槐摄.JPG

美丽的培里小组 赵丽槐 摄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宜居乡村,促进农民增收,树立文明新风……在茨开镇的大地上,一棵以产业为“枝干”、文明为“叶花”的民族共荣之树正迎着阳光茁壮成长。在未来,茨开镇的各族人民将在这棵大树下,向着更加幸福的美好新生活奔去。


云报全媒体记者 赵丽槐 胡梅君 吴沛钊

怒江传媒中心 段旭华 刘彪

贡山县融媒体中心 王翠梅

编辑 朱丽

校对 易科彦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