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业的没落,需要所有企业家反思
开屏新闻2021-10-08 22:24

据中国基金报,10月7日,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在朋友圈发文,向亲友、精锐的客户和精锐的员工等致歉,并称自己一心做教育,但确实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投资及财务管理,导致今天的局面。他还表示,“好想重头再来,愿有来生,再不创业,应该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陪伴朋友”。

ec991060740d8821f5ec6c996451d00c.jpeg


张熙的朋友圈发文充满了悔恨与愧疚,他还自曝“抑郁症有一段时间了”,种种信息似乎都表明,当时他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于是有不少网友猜测,张熙有自杀倾向。好在张熙很快做出澄清,“大家放心,我没事,精锐好好的,我也好好的,我和精锐的一万名伙伴在政府的帮助下要做率先转型成功的教育企业,我会像以前一样热爱教育、热爱精锐。”

虽然一场虚惊,但不能说外界的猜测是毫无道理。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精锐教育收报0.38美元,股价已从历史高点21.97美元跌去了98%,市值以人民币计仅剩4亿元。股价的触底式下跌,不仅意味着个人财产的剧烈缩水,也说明精锐教育这个曾经市值上百亿的企业,目前正处于生死一线间。虽然精锐教育已经开始转型,但转型谈何容易?

于一名企业家而言,企业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从巅峰时的风光无限,到跌落低谷时的黯淡无光,这一切发生的又是如此迅速,其内心的苍凉和绝望是完全可以体会的。

而和张熙持有同样心境的企业家,恐怕不在少数,不夸张地说,现在几乎所有教培界的大佬,心情都好不到哪儿去。“双减”政策出台,国家致力于为义务教育减负之后,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教培行业。教培本来就是竞争激烈的行业,政策高压之下,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线门店关门、课时缩水、学员锐减、教师辞退……一时间风雨欲来,几乎是瞬间从辉煌走向了没落。从前段时间的巨人倒闭,到现在的精锐低潮,不知道还有多少教培正在苟延残喘。

但是教培行业的集体崩盘,仅仅是因为政策原因?恐怕也未必。数据显示,在教培行业最鼎盛的时期,全国保守估计有40多万家培训机构。都知道教培赚钱,但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这么多机构挤在同一条赛道,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也表明整个市场在一定程度是非理性的。再者,任何行业都会遇到低潮期,能不能顺利渡过逆境,才是对企业实力的真正考验。但很显然,整个教培行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下,似乎完全不具备转身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最值得正视的真问题。

事实上,一切都早已埋下伏笔。教培行业当初的兴起,与今天的没落,有着必然的联系。想一想,如今倒下的培训机构,哪一家没有资本的身影?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教育培训其实早就不是单纯的教育机构,而更像是一个镰刀飞舞的资本市场,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什么“零元领取299元课时”的虚假广告,什么“打卡退学费”的资本套路,不仅加剧了大众的教育焦虑,也让教培行业走上一条不归路,除了不断地融资、扩张,别无他路可走。

不管政策需要,还是行业自身发展,挤一挤水平,重新洗牌,都是必要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培行业的遭遇,也值得所有企业家认真反思和总结。正像张熙所说,精锐教育的问题在于“投资扩张过于激进”,这其实也是当下很多行业、很多企业的通病,就是一味求大、一味地扩张,像贪吃蛇一样,似乎永远无法满足,不当行业老大就意味着失败,最后沦为资本的工具,而忽视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壮大。教培行业抛物线式的发展轨迹,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的企业家们,踏踏实实地做企业,抵抗资本的诱惑,也是一种能力和智慧。


本文为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复制、链接、镜像等任何形式转载。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编  邓建华

校对  熊丽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