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禾丰 一个“老昆医人”的科研追求
开屏新闻2021-10-20 09:09

医学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不断在变化,包括观念发展、知识更替、技术创新,并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医生要练就敏锐的科研思维,从临床一线中发现有价值的科研方向,从枯燥的重复试验中磨练出精诚严谨、攻坚克难的韧性。

专访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禾丰 一个“老昆医人”的科研追求

科研是为追求更好的医疗技术或方式

“基于我在口腔医学教育和临床诊疗实践中的反思和启示,我个人理解,口腔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是教学、医疗能力提升的催化剂和触发点,这三项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科研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医疗技术或方式,反推我们的教学和医疗,我选择把科学研究作为我一生的事业追求。”这位操着一口浙江口音的年轻人笃定地说。自称为“老昆医人”的杨禾丰副教授,是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2019年,杨禾丰被任命为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作为省内口腔医学领域唯一的省级研究机构,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所(下称:研究所)在支撑云南口腔医学学科建设和科研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禾丰说:“在任何领域,当今社会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对于刚刚获得云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的研究所来说,更显责任之重。研究所还承担着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责任。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在科研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如何指导学生投入科研探索,以追求更好的医疗技术和诊疗方式,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容不得半丝掺假。我们必须谨慎笃实,时刻保持诚恳的态度。”

发挥科研平台优势 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为了把研究所建设成为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面向省外科研工作者提供开放共享的先进科研资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逐年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积极搭建口腔学科科研成果转化的学术高地,所内现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980平方米,各种型号仪器设备150余台,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包括micro-CT、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云南唯一)、Nikon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影像工作站、Q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在骨、牙等硬组织研究方面,拥有(影像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全体系设备。科研条件的持续提升为支撑云南口腔医学学科建设和科研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至2021年,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在研究所的现有平台上培育云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云南省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随着科研平台的改善,吸引了一批高层次学术研究后备力量,所内聚合了科研人员24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8名。2021年,全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5项,创下历史新高。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将聚焦国内外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前沿,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自主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为云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源泉和包容开放的科研环境;发挥医学高校的学科优势,着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以局部突破带动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带动全省口腔医学领域建设与发展,为创新型云南建设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对外交流合作,通过“搭平台、促合作、共发展”三位一体布局为“一带一路”共建提供人才支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口腔医学教育、科技、文化等务实合作。

分割线

人物简介

杨禾丰

专访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禾丰 一个“老昆医人”的科研追求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医学学科后备人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青年委员,昆明医科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牙再生与牙周疾病防治创新团队带头人,曾获“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操作技能展示”一等奖。现任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致力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再生研究。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张晓橙 通讯员 杨琳 文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供图

责编 艾子文

编审 王劲松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