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锡都正青春 | 个旧:八“小工程”绵绵用力,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
开屏新闻2021-10-25 22:45


百年锡都正青春.jpg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个旧市以“小工程”为切入点,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大建设”,摸索出一条切合民意、富有成效的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路子,在全市形成了革除陋习,提倡村寨文明的良好氛围。

个旧:八“小工程”绵绵用力 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3.jpg

建设“小讲堂”传授“大智慧”

建设农村基层党课课堂、法律知识讲堂和道德讲堂,以理论教育传授农村社会管理、生产、生活大智慧,推动农村基层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建设理论讲堂,强化思想引领。依托全市各级各类理论阵地和基层宣传人才队伍,运用“巡回宣讲”“阵地宣讲”“菜单式宣讲”“微宣讲”和“网络宣讲”五种宣讲形式,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2021年前10个月共开展宣讲8745次,覆盖近21万人;积极推进法律、法规进农村基层活动,围绕“自强、诚信、感恩”和“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推动农村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建设道德讲堂,强化德育引导。推荐荣获全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的丁莲、罗文明等先进典型到中小学、企业和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开主题宣讲和文明大讲堂活动,传播文明、弘扬时代新风,提振群众脱贫的精气神。

讲述“小历史”展现“大文化”

以“村史馆”建设为切入点,讲好村寨发展小历史、小故事传承优秀文化、优良乡风,引导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建成村史室(墙)84个(面),实现全市66个村委会,所有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贫困村全覆盖,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民俗节日及各村特色节日,在村史室开展讲村史、传村史、弘扬村史和振兴乡村文化等主题活动,使村史室(墙)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撰写村史解说词、培养讲解员,将村史室纳入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学习及入党培训等感恩教育基地,感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生动感人的村庄历史故事、乡贤能人事迹,激励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移风易俗、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中来,凝聚“我要脱贫”、“我要振兴”的内生动力。

个旧:八“小工程”绵绵用力 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1.png

组织“小队伍”激发“大引力”

强化新时代志愿队伍建设,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一是完善体系建设,构筑新服务格局。建设个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分中心、10个实践所、118个实践站,构筑起四级工作组织架构和“4+N+1”(“总队+大队+分队+小队”四级志愿服务队+N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特色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格局,全市注册志愿者达6.51万。二是开展特色活动,打造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打造“靓丽星期五”“温暖星期六”“善爱食馆”等志愿服务品牌。三是围绕中心工作,形成强大引导力。建立538支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按照“说理—示范—带动—鼓励”四部曲工作模式,宣传惠民政策,开展收家治家指导服务和农村妇女劳动技能培训,形成强大正面引导力。2020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中心工作,全市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04万次,68.59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个旧:八“小工程”绵绵用力 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2.jpg

制定“小规矩”促进“大和谐”

加强农村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从小事着眼,制定小规矩,用小规矩规范农村生产、生活行为,构建农村和谐小社会,铸就个旧市和谐大社会。深入推进“晒村规 赛文明”活动,努力抓好制订、认知、养成、实践四个关键环节,坚持将环境卫生的整治、诚实守信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等法治、德治的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之中,让村民自觉遵守。各村寨进一步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订章程,对村民办客规模、礼金数额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大吃大喝、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用好“小喇叭”播出“大文明”

个旧市始终把“村村响”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宣传阵地,不断探索发挥“村村响”作用的方式、方法,运用“村村响”宣传“革除陋习”“移风易俗”等的“大文明”。在全市所有自然村启动村村响广播工程,将“村村响”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意识形态督查考核、脱贫攻坚氛围营造工作的重点,切实抓好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录制政策法规和中心工作宣传音频资料,统一发给各“村村响”播放点,每天早晚进行循环播放宣传,将党和政府的声音融入基层生产、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广大农村群众。

利用“小剧场”传播“大能量”

用好农村电影放映展播这一手段,通过组织农村小剧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传播新思想、新风尚,凝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能量。精选《农村防火常识》《疫情防控》等科教片,《小小新四军》、《战狼》、《血战湘江》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创建蔬菜园-瑶云文》、《永远的守望》等民族语影片开展放映,提升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积极开展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科教片“五进”活动,2020年以来,完成放映任务1900场次,观众15.2万人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个旧:八“小工程”绵绵用力 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4.jpg

建造“小舞台”演绎“大精神”

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运用小舞台、临时舞台、村民活动场所等阵地开展巡演、展演活动,用农村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做好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坚持理论与文艺结合,做好形势政策宣教。邀请艺术家创作音舞快板,在每年“三下乡”、理论宣讲进农村等活动中表演,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传递给基层群众,坚定农村基层群众发展的信心。深入基层,挖掘脱贫攻坚、移风易俗故事,编演小品《劝赌》、《小米辣》、说唱《光棍乐》、歌曲《扶贫在路上》等文艺作品,寓教于乐、化教于心,将文明理念传递到群众中,补齐“精神短板”。

个旧:八“小工程”绵绵用力 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5.jpg

利用“小阵地”绽放“大风采”

坚持把加强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提升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阵地,通过聘请校外志愿者担任辅导员,提高少年宫的教育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内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科学合理活动项目,使学生能凭自己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参加活动,达到以乐促智的效果。大屯小学用“以点带面、特色创建”的理念,把少年宫文化辐射到全镇各村级完小,整合各个完小资源,按照“一校一特色”的目标,打造了古山小学的“绳飞扬”花样跳绳、新瓦房小学的“起航”龙狮队舞龙舞狮、龙井小学的竹竿舞等乡村少年宫特色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乡村少年宫的建设成效,体现了“校校有特色”的特点。

个旧市八个“小工程”虽小犹大,以看得见的小变化、可以做到的小行动、润物无声的小影响,带来农村整体面貌的大变化,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移风易俗、助力了乡村振兴,促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云报全媒体采访组

个旧融媒体中心

编辑 刘自学

校对 猫恩泊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