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超两成青少年抑郁”,防治刻不容缓
开屏新闻2021-11-12 15:09

还应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教育孩子们珍惜生命,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近日,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已经达到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这个“沉默的杀手”正把目光瞄向学生群体。(11月11日中国新闻网)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抑郁症困扰。这个“沉默的杀手”瞄向学生群体,超两成青少年出现抑郁的现状,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及全社会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治已刻不容缓,不能让“沉默的杀手”毁了青少年一代。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常伴随焦虑发生。临床体现为“三低”——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不足,且持续两周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报告,抑郁症的最坏后果,是可能导致自杀行为,这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

抑郁症患者外表看起来比较正常,但内心却非常脆弱,常常感到孤独无助,以致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事实上,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举措。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可喜的是,目前心理健康课程已经被纳入到了大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

但是,防治措施需要落到实处,才能起实效。如果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仅仅体现在课程表上,只是为应付检查而已,而课堂则被其他课程占用,这样的心理健康课,便是“挂羊头卖狗肉”。同时,对待抑郁症问题,社会上还存在不少偏见和误解。要么,谈抑郁而色变,歧视抑郁症患者;要么,家长和孩子不认为患有抑郁症,孩子存在抵触心理,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一些青少年在罹患抑郁症后,不能得到及时的重视和治疗,久而久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成了无药可救,最终酿成悲剧。

笔者认为,防治青少年抑郁症刻不容缓。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正确对待抑郁症问题,以减少偏见和误解。学校也要重视心理健康课程,让这门课真正起到预防心理疾病的应有作用。同时,还应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教育孩子们珍惜生命,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需要更加注意的是,开展抑郁症筛查,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并引导家长和孩子正确看待抑郁症,能够坦然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将孩子的抑郁消灭在萌芽之中。


评论员 丁家发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