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恩人删除微信:善行的科学打开方式
开屏新闻2022-01-05 20:46

近日,西南民族大学学生谢洋想寻找一名资助自己上学多年的杭州飞行员“冰哥”。在谢洋即将大学毕业时,“冰哥”删除其微信,并表示: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资助你上学并不求回报。当记者找到“冰哥”,“冰哥”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位好心大哥帮助。帮完之后,对方就删除了联系方式,之前只说了一句,希望他在有能力时,能够帮助别人。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很多时候,帮助别人的快乐,来自于自身。因为曾经接受到一位好心大哥的帮助,当他有能力时,就又去帮助另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冰哥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也就有了换位思考的可能,无论是赠与者,还是受助者,其实都能从这种善意的传递中,获得某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谢同学与冰哥相识于7年前。闲聊中,冰哥得知谢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决定对他提供帮助。7年来,冰哥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资助家境困难的谢同学,让他顺利完成学业,可以说恩重如山。在谢同学即将走向社会,具有独立经济能力的时候,他选择了中断这段关系。

我感动于冰哥的善意,但更想赞赏他果断删除受助者微信的这种做法。可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也是对这种民间资助行为非常科学的打开方式。冰哥删除被资助者的微信,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是表明,我不可能资助你一辈子,以后的路请你自己走。二是不想有隐形的道德绑架,给受助者带来报恩的压力。

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客观存在的。所谓斗米养恩,升米养仇,有人天性贪婪,把接受别人的帮助当成一种习惯,甚至是理所当然之事,然后对施恩者进行无尽的索取。当欲望无法满足时,就反目为仇,对恩人恶语相向。这种事,不止一次地在现实中发生过,让人无奈,更让人对民间资助行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有的受助者过于敏感,把别人的帮助当成一种道德压力,而接受帮助似乎成了一种形象“污点”,让自己变得特别卑微,时时刻刻都活在亏欠的阴影中。

这两种情况都大可不必,也与民间资助行为的初衷背道而驰。帮助不是恩赐,接受也并不意味着亏欠,施与者和受施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双方都应该保持一种健康和乐观的心态。倘若民间资助变成一种隐患,或者是一种道德压力,都不可能保持长久。

我们要相信人性,但不要依赖人性。保持距离感,该离开的时候就离开。新闻中,有一个细节,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把“帮了7、8个学生,他是第一个来联系我的”这句话放在了标题里。这本来只是冰哥的客观描述,但是一放大,就有了一种道德绑架的意味。其实,那些接受过冰哥的学生,后来没有联系冰哥,我想更多的是尊重冰哥的意愿,而不是新闻所暗示的那样,不如谢同学那样知恩图报。

冰哥对谢同学说的一段话,十分感人:我很开心看到你即将毕业走向社会,但我也希望你记住,走出大学校园,你面对的是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也许不会再有人帮助你,需要你自己去拼,去搏。等到你毕业的时候,忘记有人帮过你这回事,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

真正的知恩图报,并不是你帮助我,我再回馈你,而是把这种善意不断地传递下去。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编辑 邓建华

校对 龚子芸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