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来了
开屏新闻2022-01-25 20:37

昆明市两会

1月25日,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佳晨作政府工作报告。

分割线

【回顾2021年】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增长9.4%和10.1%

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昆明市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多重困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安全和发展,经济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运行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22.5亿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9.1亿元、增长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和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6.4亿元、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2%。


疫情防控

核酸检测能力持续提升,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6.9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迅速果断、有序有效处置呈贡、安宁突发疫情。


经济社会发展

安排32亿元政策配套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核发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1.2亿元,稳定就业岗位75.5万个。新增市场主体18.8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投放4000万元消费券,大力培育线上消费。建立13个重点产业“链长制”,设立75.6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规模以上工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2%。


滇池保护

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拆除建筑物102万平方米,“两线”划定形成初步成果。全面推进“湖泊革命”,滇池绿道贯通34.05公里。


城市功能

地铁5号线实现“三通”,菊花村公交枢纽匝道、滇缅大道快速路一期等工程加快推进。拆除城区216个路口导流岛,交通信号灯联网率达86.1%,治理拥堵点63处,主城区日均行车速度、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分别提升6.8%、5.1%。整改淹水点18个,下雨看“海”的现象有所改观。完成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15条美丽示范大街、33条花树街道、62条城市道路焕然一新,100组立体花坛成为网红打卡点。新增绿地208公顷,建成海绵城市20平方公里。建成洗手台1万余座。完成改造老旧小区338个,整治拆除各类违法违规建筑1511.93万平方米。


开放创新

办理“跨省通办”事项800余万件。新增3家民营上市公司。招商行动扎实推进,329个企业签约,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6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出台科技创新17条,首批3个云南实验室落地,新建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400家,专利授权量达2.6万件。


乡村振兴

实施394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8.6万户脱贫户“双绑”覆盖率达81%,15.69万户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2.7万亩,实现粮食生产104万吨,生猪产能全面恢复,建成21.87万亩高标准农田。烤烟烟叶税首破5亿元大关。96个品牌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目录。在全省率先开办“农民业校”。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实现行政村人才支持服务全覆盖。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


民生福祉

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7.3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7.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新建成110所公办幼儿园,公费学位占比提升到52%。“双减”工作稳妥推进,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88个。试运行308条“校园公交专线”。全市中心卫生院100%成为“云南甲级乡镇卫生院”。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连续提高。分配公共租赁住房14.4万套,43.2万困难群众搬进新居。68个烂尾项目有序重启。停车泊位建设、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10件惠民事实全面完成。

分割线

【展望2022年】

今年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万个

今年,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疫情防控:

提高核酸检测转运处置能力

因时因地调整完善差异化防控措施,提高核酸检测转运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预防监测和医疗救治体系、医疗物资保障机制,建立更完备的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网格管理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健全药店、诊所等多点触发检测预警机制,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让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行为成为公众习惯。


产业发展: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

开工建设云南黄金产业园等25个重点项目,续建云煤能源焦化环保搬迁等40个重点项目,确保国药中生血液制品基地等15个重点项目竣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

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内培外引总部企业8家以上。加快会展业发展,力争引进2个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活动,确保会展业直接收入增长13%。力争王家营国际陆港成功申报国家级口岸。推进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快老景区提升改造,确保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

推进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确保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00亿元。推动云内动力数字产业园落地,确保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20亿元。确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280亿元。加快沃森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云南贝泰妮新中央工厂等项目建设,确保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320亿元。

实施“春城计划”,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争取国家、省级外专引智项目10个,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300名,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000名、高技能人才1万名。新建国际科技合作园区1个,新增国际(对外)科技合作基地10个。加快临港昆明科技园建设。力争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610亿元以上。


城市建设:

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万个

加快渝昆高铁、昆明铁路枢纽西客站、福宜、三清、长龙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三环闭合工程、晋宁至易门、乌东德至禄劝、小铺至功山改扩建工程。实现滇池绿道全线贯通。推动地铁1号线西北延、2号线地铁二期建设,力争5号线上半年建成运营。新建城市道路16条,续建城市道路10条,整治提升12条市政道路。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万个。加快主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完成20个淹水点整治。建设海绵城市25平方公里。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启动大树营、灵光街片区等88个城中村项目,完成核桃箐、唐家营等26个城中村项目,全力化解盘活烂尾楼项目。

推进城市大脑“1+1+N”建设。实施“洁净增亮”工程。持续抓好翠湖周边综合整治提升,高水平推进盘龙江沿岸景观亮化。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启动清缘润通二期、西郊有机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开展交通缓堵专项行动,完成主城区1440个路口交通信号灯专项整治。


经济发展:

建设12个夜经济示范集聚区

开展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跃度。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确保市场主体数量增长 15%以上,“四上企业”数量增长 10%以上。

加快推进300个以上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抓好939个续建项目,492个新开工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实物工作量3500亿元以上。出台促进全市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更新力度,着力稳住房地产投资基本盘,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2300亿元。抓好329个工业续建项目和212个工业新开工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完成580亿元。统筹做好用地、立项报批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力争长水机场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力争综合交通投资完成420亿元以上。

引进50家以上品牌首店、旗舰店、连锁店、体验店,建设12个夜经济示范集聚区。改造提升南屏街国家级步行街、近日楼片区,建设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城市街巷更有烟火味。


生态环境:

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

持坚决全面彻底整治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完成滇池湖滨生态红线和黄线划定。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以上。深入开展“湖泊革命”,推进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一普渡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劣Ⅴ类断面整治力度。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整治,强化核与辐射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实施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000 亩,营造林5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260平方公里。打造10个“两山”理念践行示范村。

做好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服务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城市品质七大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扶荔宫、宝丰湿地、100组立体花坛,精心打造100个街心花园,整治提升100条背街小巷,提升60个地铁站点绿化景观,加快主城区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推广应用,以良好的形象迎接中外嘉宾。


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8%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财政支出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倾斜。主动对标RCEP规则、规制及标准,编制出台高质量实施RCEP行动方案。建设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场所、中老跨境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健全中老铁路沿线跨境物流体系。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10%。力争新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2座。

推进“一业一证”“证照联办”等改革,推动企业开办、迁移和注销便利化。在全省首推“e办通”,推动119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自助办”“就近办”“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8%,全程网办率不低于90%。

瞄准“三个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每季度组织重大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全过程数据化管理。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大项目不少于10个,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不少于20户,力争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10%。


乡村振兴:

推进滇池沿岸46个美丽乡村建设

用好“一平台三机制”,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100%实现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完成90%“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从严掌握搬迁撤并类村庄规模。持续推进100个美丽宜居精品示范村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20个、森林乡村100个。因地制宜推进滇池沿岸46个美丽乡村、3个农文旅综合体示范村建设,让古村落在保护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推进“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

改建农村卫生公厕200座、卫生户厕2万座,建设“四好农村路”,自然村硬化率达74%以上。推进10件中小型水源工程,提升3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50万亩、产量100万吨。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0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2.75:1。完善“数字云花”“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数字系统,推动从种植养殖、展示、采购、销售到追溯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民生福祉:

确保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

推进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实施“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新增、升级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5个。开展“每年10万大学生留(回)昆计划”。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确保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5 万人次。

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新增12万人,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试点,新开工改造棚户区4000套(户)、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相关配套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新增婴幼儿托位3000个,出台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配套措施,建成40个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切实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高(完)中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引进优秀教师50名。新增校舍7万平方米、运动场7万平方米。

开工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推进经开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力配合推进心血管、呼吸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昆医附一院康复医院建设。持续开展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提质达标,争创100家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完成20个示范中医馆建设,力争80%的县级妇幼保健院等级达标。新增30个农民体育工程点和90条健身路径,做好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

分割线

【布局长远发展】

到2026年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

《报告》回顾了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工作,五年来,昆明市9.58万户35.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过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3个台阶,官渡区、五华区、盘龙区GDP先后迈过1000亿元台阶,高新区、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上2000亿元,安宁市连续3年上榜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五年来,昆明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滇池全湖水质从Ⅴ类提升到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建成滇池环湖生态带8900亩。

五年来,昆明市基础设施实现大跨越,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轨道交通线路增至5条,总运营里程增加到139.4公里,全面进入成网运营阶段。五年来,昆明城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都市区框架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由2016年的414平方公里扩大到430平方公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6739元、12555元增至52523元、19507元。

今后五年,昆明市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加快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到2026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以上,人均GDP达1.5万美元以上。


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孙琴霞 闵楠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易科彦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