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
开屏新闻2022-05-29 10:21

云南是民族艺术的宝库,刺绣、银饰、斑铜等手工艺品无不凝结着传统手工艺的审美观念与手工艺人的思想情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云南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云南传统手工艺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步走向全国和世界。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审视当前市场

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仍面临着审美固化、产业薄弱、后继乏人等问题

将古老的传统手工艺

与现代创新创意手段结合起来

与实际生活和年轻时尚的消费需求结合起来

显得尤为重要

分割线

创新设计 赓续传统

“古老的手艺如何获得市场认可?”这是致力于中国木制古帆船传扬40余年的付昆祥时常思考的问题。

从木工、漂染、缝纫到雕刻、绘画、上漆等工序,延续千年的中国船模制作技艺有一套复杂而完备的流程。付昆祥秉承传统技艺,其作品在世界级航模舞台屡获殊荣,6条船模被国外6家著名博物馆永久收藏。不仅如此,他还率先开拓市场,成为中国中高端船模对外出口第一人。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付昆祥说,自己是在“用过去的技术造现代的艺术品”。他曾耗时3年、动用70余人、投资上千万元,成功“复原”了7种船型、208艘船只的郑和船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洋文化的辉煌。其中一艘“郑和宝船”被收藏于德国科技博物馆。

付昆祥深知,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只是基础,立足传统,才能延续传统。船模制作的匠心独运不仅需要钻研和继承,还需要加入现代设计及市场意识,通过创新提升其附加值。

“除了复原古老文化,我们也关注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和消费追求。”付昆祥带领年轻人在创新设计上下功夫,不断尝试将诸如3D打印、电脑雕刻、CAD设计等现代技术融入船模制作中。产品也不局限于摆件,还增加了香盒、茶桌、书签等实用性、功能性较强的品类。同时,通过缩小船模尺寸、制作船模零部件等方式,开发了一批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进行提炼转化,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取向,进一步扩大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在有着“中国青年创造力界奥斯卡”之称的淘宝造物节上,付昆祥团队制作的等比例缩小古船模型受到不少古船模型爱好者的追捧。付昆祥也凭借精湛的传统技艺和年轻化的多元产品,问鼎“造物神店”人气年度排行榜第一名。

分割线

产学联动 拓宽思路

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是云南手工艺行业一直以来不懈探索的课题。拥有64年历史的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引领者之一。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昆明市斑铜厂是我国唯一注册生产“云南斑铜”和“乌铜走银”工艺品的专业厂家。昆明斑铜厂第三代传承人杨斌锋从事云南斑铜制作已有26年。他介绍,色泽金红的云南斑铜工艺品堪称金属工艺之冠,最为吸睛的“吉祥孔雀瓶”被永久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这两年,单纯模仿古器造型的斑铜工艺品已经不受业内及市场的推崇。”杨斌锋说,昆明市斑铜厂在沿袭传统工艺的同时,结合市场个性化需求,对传统器型进行重构,在保留斑铜工艺价值的同时,赋予工艺品新的审美内涵。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此外,厂里还实施产学联动,积极与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高级技工学校等高校开展校企共建合作,通过加强课题教学研究和创新创意交流,激发年轻学生对斑铜工艺的兴趣,进而聚才引智,开发新的工艺项目,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通过合作,我们开发了乌铜走银挂饰,设计了Q版斑铜十二生肖小摆件。”杨斌锋介绍,Q版斑铜十二生肖摆件一上线就售出2000多套。

分割线

跨界合作 推广品牌

小龙茵刺绣创始人钱晓丽十分重视年轻人市场。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里,钱晓丽创立了“小龙茵”,重拾祖辈技艺,挨家挨户找绣娘、接订单。钱晓丽告诉记者,小龙茵要做的是符合市场审美的云南文化产品。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左二为钱晓丽  张永强 摄

在传承玉溪传统刺绣手工艺的基础上,小龙茵增加了新的理念和元素,造型和绣法充分体现玉溪刺绣的特点,产品种类涵盖衣帽鞋包、家居用品、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通过采取“公司+基地+绣娘”的运营模式,小龙茵实现了刺绣作品的商业化。

身为全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的钱晓丽对记者坦言,产业化发展的障碍之一是“会做的人不会卖,会卖的人不懂做”。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融入玉溪青花元素设计的服饰  张永强 摄

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应该适应互联网时代特征,顺应互联网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传播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并策划带动其生产销售,在不断拓展传播及销售渠道的同时,提升传统手工艺的品牌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播民族刺绣文化、推广小龙茵,钱晓丽摒弃传统手工艺者的固化思维,积极以互联网为媒介,搭建起了又一传统手工艺传播阵地。她时常利用小龙茵视频号进行直播,增加传统手工艺的互联网传播率以及线上交易量。

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发云南文产高质量发展活力

象元素的手提包 供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小龙茵还与短视频平台“网红”团队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将通过短视频拍摄、线下活动等方式,吸引互联网流量,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年轻化、时尚化,在互联网上为传统手工艺探寻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的繁荣有赖于创意策划、艺术设计、现代科技、品牌培育等多方面要素的高度聚集和有效配置。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坚持“传统技艺+现代创意”的思路,既提升技艺,又提升创意,才能让传统手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进一步推动以“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全面实现转型升级。

短评

用创意“活化”传统文化 朱婧

致力于中国木制古帆船传扬的付昆祥团队将现代技术融入船模制作,开发出的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古老的云南斑铜技艺加以巧思,摇身变为Q版斑铜十二生肖小摆件走俏市场……异彩纷呈的传统手工艺品承载、延续着传统文化,从小众、冷门向新潮、畅销的精彩一跃,靠的是创意赋能。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但传承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新意的死板照抄,也不能靠粗制滥造的模仿复制。文化资源的转化、文化产品的打造,还需要在研究新业态、新消费模式上多下功夫。

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着力点,以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探索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消费品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模式,逐步破解产业链不完整、盈利模式不清晰、产品品类单一、科技含量低等问题,通过跨界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守住根脉,突出文化属性,也需要打破藩篱,拓宽发展边界,用创意为传统文化的“活化”画上点睛之笔。


来源 云报客户端(记者:李熙临)

责编 袁熙

校对 郭毅

编审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