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内推实习,小心馅饼变陷阱
开屏新闻2022-06-23 07:28

好工作的获得没有捷径。在校期间就要朝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努力。只有不断积累、厚积薄发,出彩毕业生才会属于你。

花费上万元可以买到一个金融行业实习机会,你愿意吗?就历来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金融业实习而言,听起来似乎很诱人。但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有学生花了钱却始终拿不到约定的心仪岗位,也有人连公司门都没进去,甚至付款后就被“拉黑”。而那些成功被“内推”进去的学生,也存在被追责的风险。其中一名应届生花了114580元购买职业培训课程,获得上海某腰部券商研究所的实习,入职后被安排在类似访客室的小房间1个月,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到公司。

“内推”是近年来企业一种比较新颖的招聘方式,通过企业内部员工推荐,绕过猎头公司、招聘网站等中间步骤,使应聘者和招聘方零距离对接。其优点是可以让人才高效、自由流动。

对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而言,实习是连接校园和就业的桥梁,“内推实习”更是求之不得。尤其是去知名的大型企业实习,一段优质、亮眼的实习经历,不仅能提升技能、丰富体验,还有助于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加分,增加简历的含金量,为求职增加砝码。

然而,优质的实习机会毕竟属于稀缺资源,竞争激烈。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难免存在求职焦虑。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107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7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在不成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驱使下,打起了“花钱办事”“出钱就能进”的歪心思,意欲通过走“内推”这一捷径而达到实习或就业的目的,于是纷纷“慷慨解囊”。中介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付费内推实习”因此大行其道。

当然,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付费内推实习”有其存在的合理意义。但必须重视的是,“付费内推实习”自产生之时起,就和“乱象”如影随形而屡遭诟病。比如,有的“付费内推实习”项目及收费,与实习单位没有任何关系,纯属网络中介欺诈,敛财之后玩消失;有的可能是企业内部员工与外部第三方机构私下达成的某种见不得人的交易。即使不属于欺诈,其收取高额的实习费用未必就合情合理。就像上述这名应届毕业生,花了11万多元实习,却连公司门都没有真正进去,馅饼变成了陷阱。对比千千万万的应届毕业生,11万多元可是个天文数字,中介活脱脱把实习做成了赤裸裸的生意。天价的费用像一个显微镜,让“付费内推实习”唯利是图的本来面目昭然若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以及网络技术监管难等因素,付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中介的行为也很难受到约束和管理。双方一旦产生矛盾,受害的毕业生往往很难依法维权。

目前,“付费内推实习”等乱象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今年年初,教育部等八部门就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其中就明确“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

同时,这也给大学生提了个醒——好工作的获得没有捷径。在校期间就要朝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努力。只有不断积累、厚积薄发,出彩毕业生才会属于你,才可能以优质的“敲门砖”为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多可能。


本报评论员:张大升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