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大理 |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开屏新闻2022-07-06 09:53

微信图片_20220717082550.jpg

走进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邓川镇的邓川人民法庭,刻有“和谐邓川”的石碑居于正中,分外醒目。

“以日晷为原型的‘和谐邓川碑’,顺时针镌刻着‘有矛盾纠纷,到法庭解决,得公正处理,案结人和顺’,是邓川法庭干警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洱源县法院邓川法庭副庭长苏磊江介绍。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1.jpg

而两旁的法治文化长廊更是别具特色,南围墙上绘着清廉、明礼、尊老、爱幼、有德等篇章,北围墙上绘着父子、夫妻、兄弟、邻里、朋友等篇章,引导当事人“以案为镜”“定分止争”。东西长廊展示中外法治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倡导当事人“走出牛角尖,构建和谐邓川”。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1.png

行走在法庭内青石板铺筑的“公平路”,左右两边耸立的两块石碑——厚德石和尚法石,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是让我们的干警铭记要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增强当事人的文化认同感,使其理性参与诉讼,才能共筑和谐。”苏磊江说。

洱源法院邓川法庭将传统文化、法治文化与审判工作相结合,建成了以“一进公平路、两碑树德法;三台叙乡愁、四廊明法心;五道铸正气、六艺承传统;七情归法理、八字铭初心;九品洱源情、十全为民心”为格局,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浓厚本土气息的法治文化广场。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2.png

在日常工作中,法庭将审判实践融入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人文景观中, 以“道德感化和法律引领”为途径,提炼出“一二三一”工作机制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较好地做到了审判工作与生态保护、文化建设、民族团结及模范引领的有机融合,成为云南法院文化建设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3.png

在邓川法庭的法治文化长廊,展板展示了历史故事、案件分析、法官语录等内容,对当事人进行案件的梳理和认识有一定的帮助。“调解中,调解员会带领当事人参观对应的展板,最后再由当事人选择解决方式。”苏磊江介绍,法庭审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案件,辖区内少数民族众多,法庭把矛盾纠纷的解决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有效融合,积极建设面向社会的普法宣传教育阵地,着力打造文化诉讼服务中心。借助白族等世居民族的建筑元素,将善良风俗、法治文化等融入法庭建设,营造便民、亲民的法庭氛围,同时梳理当地发生的纠纷案例,让法律上墙、文化说理。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5.jpg

诉源治理中的调解工作是邓川人民法庭的亮点工作之一。为了促进辖区内的群众沟通交流,减少隔阂,更好地做好诉前调解,法庭聘请了解社情民意、通晓当地民族语言、民族习惯的9名少数民族人民调解员,设立了“阿鹏调解室”,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来自洱源县右所镇陈官村的孙平就是“阿鹏调解室”的一名调解员,曾经是村委会干部的他,不仅对当地情况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而且会说白族话,也让他在相关案件调解过程中获得当事人更多的信任。“我们用少数民族语言和当事人沟通,相互之间增加了信任感亲切感,调解起来更顺利。”孙平说,诉前调处不收诉讼费,形式更便捷,节约了当事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21年“阿鹏调解室”在诉前成功调处了79件案件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最基层。

邓川人民法庭:司法保障助力民族团结进步6.jpg

有会多种民族语言的法官,有大家信任的少数民族人民调解员,有走心信服的调解过程,群众心中的“贴心法庭”……邓川人民法庭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基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总目标,坚持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司法,以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为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作出了司法贡献。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殷洁 马喆 博达 吴沛钊 秦蒙琳 段苏航 李文诗 段芃

责编 朱丽

校对 易科彦

审核 严云

终审 王云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