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 | 陈一得:高天风雨入怀来
开屏新闻2022-07-28 09:17

昆滇风云.jpg

星汉灿烂,云兴霞蔚,抬头便是此生之志;钻研苦读,绘图纂志,低头便是为此志而奋斗之日日夜夜。观气象、测山川,他将目光与心血赤诚倾注于云南自然科学事业的建设,他是云南现代气象、天文、地震学科的探路人,更是铺路人……他就是陈一得。

【昆滇风云】陈一得

陈一得(1886—1958),昭通盐津人,名秉仁,字彝德,因创办“一得测候所”即以一得为名,云南现代气象、天文、地震学科研究开创者、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任云南省博物馆首任馆长、云南省科协主席。在地方志编纂、保护滇池、科普、考古等多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割线

求学路上行爱国之举

新兴领域确定研究方向

陈一得幼年时,父亲病逝,母亲孤身抚育他与弟弟葆仁。受母亲教导,陈一得自幼便勤奋好学,在家乡盐津县的私塾念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02年,陈一得16岁时,参加了科举童子试,在县考、府考中均排在前列,到院试时却因名额已满而未被录取。

科举制度被废止后,陈一得决定前往昆明求学,被保送至昆明高等学堂攻读法文专业。1910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清政府官费公派赴比利时留学的机会,学习铁路专业。

就在留洋攻读铁路专业之际,陈一得正好遇到清政府向英法侵略者出卖云南“七府矿权”,昆明爆发了一场“保矿”斗争。爱国之情流淌于血液之中,他积极参与其中,请愿、示威、登台演说……由此,他被当局撤销了留学资格,求学之路受阻。

1911年,陈一得孤身一人去到上海,希望筹资自费留学。适时恰逢辛亥革命,陈一得投笔从戎,加入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起义中,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同年,陈一得回到昆明后,考进云南优级师范学校,入数理化专科学习。

毕业后,陈一得被聘于昭通省立二师任教。任教期间,他注意到气象、天文等自然科学事关国计民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彼时,近代天文、气象学、地震学在中国都属于新兴领域,鲜有人涉足。业余时间,陈一得就利用简陋的仪器进行试验,或外出考察。

自此,陈一得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与终身的学习方向,走上了潜心研究、搜集资料之路。

分割线

辞教职投身天文气象

自费建起私立测候所

1917年,昭通大关县境内发生强烈地震,数千民众伤亡。震后,陈一得立即赶到震区考察,结合收集到的大量资料,以科学的论证指出了地震的原因和震源。第二年,陈一得再赴昭通八县考察地理、气候、水文以及交通、物产,写下了第一部关于昭通自然资源及开发前景的专著——《昭通等八县图说》。

1926年,陈一得前往南京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他数次跨越多省,借此机会对当地的天文地理进行了详细考察。其间,陈一得深感气象测候、星象测量之重要性,激发了其科学报国、为家乡观天测云的愿望,于是自费从上海购买了一些气象、天文观测仪器运回昆明,决心辞去教职,专心投身于天文、气象、地震等方面的研究。

当时,陈一得的家位于昆明钱局街。为了能够定时观测、记录昆明气象、天文要素,测算星座运行的经纬度,1927年,陈一得将自己的房子拆去楼顶的部分屋瓦,装好望远镜,将妻子、胞弟与义子收为自己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云南第一个、中国第二个国人私立的气象站——“私立一得测候所”诞生。

一家4口日观气象、夜观天文,编制日报、年报,坚持长达十年之久从未间断。1928年,陈一得把“昆明恒星图”绘了出来,并完成了天文观测仪器“步天规”。测候所获取的气象实测资料给予政府、学校等机关使用,为后世的气象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一得测候所”影响力与日俱增,引起各方注意。法国、日本多次重金向陈一得索取天文、气象资料,都被他拒绝。

【昆滇风云】陈一得

昆明气象测候所尚存一楼,称“一得楼”。 图片源于昆明西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分割线

观天测云、纂志绘图

开拓家乡自然科学事业

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当局准备建设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陈一得受命参与筹建,他选定昆明西山太华山美人峰之巅,亲自设计、指挥施工,终于在1937年建成,正式开始气象观测、发布气象报告,云南气象事业就此开始了。陈一得受聘担任所长,再次举家上山工作。观测、记录、资料整理、预报发布等工作,他事必躬亲。

【昆滇风云】陈一得

▲陈一得手稿《航空气象学》 图片源于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

其间,陈一得参与了《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工作,主持天文、气象卷编修,绘制《云南所见恒星图》《风向图》《气象要素分布图》,编著《天文考》《星象》《授时》《气象考》《光象》《旋风》《气候》《物候》等篇章,以科学、独到的观点,摒弃异端邪说。

1945年,陈一得受聘主编《盐津县志》,回乡搜集资料,无畏劳苦,实测黎山顶等的高度,走访当地农民询问民情。回昆后,他仔细整理资料,并于1948年撰写完成志稿,引进先进科学方法进行编辑,全面记载了盐津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内容,使县志具有科普价值。

陈一得在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任所长直到云南解放,他将测候所及全部资料、设备交给人民政府,“一得测候所”也变成了太华山气象站。

而年过花甲的陈一得,依然满怀热情置身于新中国的边疆建设中——到东川指导建设,到弥勒开展土改,到安宁调查、采集恐龙化石标本……1952年,丽江发生地震,他带队深入震区,写下《云南地震考察报告》,提倡建立地震观测网络,同时开展预测预报及防震探讨。

1958年9月,陈一得赴北京参加全国首次科普积极分子大会,当选为全国科协理事,返昆后选为云南省科协主席。在草拟传达会议精神的报告时,突察身体不适,便血症发作,抢救无效病逝,享年72岁。

分割线

【青年观】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费丹艺

▲费丹艺 24岁

有道是: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中国学者发现科学落后是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原因,“科学救国”成为近代爱国有志之士寻求救亡图存的方向。

陈一得先生经过探索与实践,决心将科技报国作为前行之路,以爱国为支撑进行科学研究,把个人理想融入家乡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将居所改为测候所,将家人纳为工作人员,潜心于天文、气象、地震等方面的研究,事必躬亲,始终不渝。

巴斯德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陈一得先生面对列强索求,以诗严拒:“关檄惊传九一八,一朝毒焰袭中华,百年国耻愈增痛,坐令同胞半失家。”……

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感召下,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继续将爱国作为投身科技事业的动力,正在发光发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6月17日,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担任北京总调度的“90后”小伙高健说,能把航天员送进太空家园,再把他们接回来,这种骄傲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中华青年之力量,是不辜负前人竭力付之我巍巍河山的热血与努力,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无畏困苦,勇往直前。

分割线

互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云岭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云南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淳朴,为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的一笔。近代以来,云南人民敢为人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云南广大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温故而知新,重温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比学可亲可敬的老前辈,凝望泽被后世的大工程,展现丰富多彩的风物志……对于鼓舞斗志,努力把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蓝图变为现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春城晚报推出大型历史人文纪实报道“昆滇风云”,以“90后”记者的视角解读昆滇历史人文,并请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杜建民先生题写了刊头。同时,我们诚邀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提供报道线索请拨打春城晚报热线(0871)64100000,投稿请发电子邮箱ccwbwq@163.com并注明“昆滇风云”字样。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费丹艺

责编 猫恩泊

校对 郭毅

审核 武熙智

终审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