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近日楼,归来的乡愁
开屏新闻2022-08-02 09:41

昆滇风云.jpg

从765年到2022年,昆明建城已1257年;1386年至今,近日楼已守护昆明636年。600多年的漫长时光里,这座昆明人心中“接近太阳的高楼”,有过熙来攘往,历经朝代更迭,见证了历史大事。后来城市改造,近日楼在城市中心消失了……如今,经过异地重建,它又“回到”城市中央,依然高大肃穆,但有了更多烟火气的浸染,也有了乡愁的存放之处。今天介绍老昆明的另一张名片——近日楼。

分割线

从向明楼到近日楼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众将出征云南,年底,明军于曲靖白石江大败元军,明将沐英、蓝玉率军直入昆明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王朝在云南设立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沐英因平叛有功,被封为黔国公,世代镇守云南。从这一年开始,沐英下令重筑云南府城,改原土墙为砖墙,在工部主事汪湛海的主持下,依据地势开了6道城门,其中南门叫崇正门。

到了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在崇正门修建了3层城楼,题名“向明楼”。

一晃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时任云贵总督范承勋认为“向明”二字已不合时宜,决定给向明楼改名。由于此楼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约40米、高20多米,高大壮丽、气势雄伟,登楼远望,颇有“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境,于是,“近日楼”这个名字被定了下来。

1953年,由于城市规划的缘故,近日楼被拆除。2002年,为了恢复老昆明风貌,昆明市政府在东、西寺塔的中轴线间、其原址南移约900米处重建了近日楼。于是,在“缺席”昆明人的生活50来年后,近日楼终于归来异地重建,重新守护这座城市。

重建的近日楼尽显高敞壮丽2.jpg

重建的近日楼尽显高敞壮丽

分割线

承载昆明变迁历史

600多年来,近日楼下一直商业繁荣,人潮汹涌,它目睹着自明清以来,昆明的发展变迁。

那时,近日楼下人来人往,马帮的人带着货物从这里出发到远方谋一份生计,小贩热情地向行人推销自家的茶水,还有住在城外的人从这里入城去福林堂为家人抓药材……文人墨客也爱近日楼,他们登楼赏景,有感而发时常常撰文写诗,或干脆题一副对联留下,比如楼中的“东西双塔金碧两坊云灿星辉光于中夏,烟火万家湖山千里忧先乐后式是南邦”,就是清末经济特元袁嘉谷所题。

20世纪上半叶,昆明经历了从封建、动荡到现代、解放的巨变,作为交通要冲的近日楼深刻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滇越铁路通车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商品从这里进入昆明市场,云南的土特农副产品也多从这里出口;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内战、争取民主自由的标语、口号、漫画、文章贴满了近日楼的城墙;20世纪20年代,为了改善交通拥堵情况,城门外被夷为平地,部分改为“近日公园”,近日楼也重新修葺。

云南和平解放后,1950年2月,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首长陈赓、宋任穷、周保中将军等在宣布起义的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卢汉的陪同下登上近日楼,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盛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一个新的时代由此开始;1951年1月2日,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在近日楼举行了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后因近日楼拆除,奠基石迁至人民胜利堂。

昆明小老百姓的生活、读书人的意气、商业的崛起、国家民族的危亡、新时代的来临……当我们试图拥抱老昆明的时候,近日楼一定是那个避不开的载体。

分割线

楼里精致楼下繁荣

以前的近日楼,仅指昆明南城门的城楼。现在的近日楼,一般默认指代建筑的全部组成部分。它位于昆明市中心、东西寺塔步行街中心地段,被一些仿古的商铺包围。走进这个区域,若不是行人都穿着现代服饰,恍惚间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越过人流,近日楼的全貌映入眼帘,砖墙被岁月装饰成深浅不一的灰色,有行人从墙下走过,与高大的建筑相比显得十分渺小。走近一些,朱红的双开大门上有排列工整的金色铜钉,气势恢宏。

从大门走进去,穿过光线昏暗的门洞,藏在近日楼里的精致,逐一显现了出来。

重建的近日楼尽显高敞壮丽3.jpg

近日楼门洞看去有一种幽深的历史感

楼的最高处是清康熙年间云南通海籍书法家阚祯兆所书的“近日楼”3个金色大字,每字约1.2米见方,巍然挺立在最高处的匾额上。下方还有一匾,上书“遵德归淳”,字体录自东晋碑刻《爨宝子碑》。此外,近日楼的柱子上还有6对对联,为云南著名书法家张苇研、尚文、邢孝移、段雪峰、杜建民所书。但整个建筑中最吸引人的,还属其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灰墙,蓝瓦,红柱,金、青、白多色相间的雕花……虽然今天的建筑常以简洁摩登为美,但对中国人来说,似近日楼这样红蓝相配、精雕细琢的中式建筑之庄重大气,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有人欣赏。

从大门出来,往近日楼左前方走几步,可以看到一组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是《百年老昆明市井青铜雕像》中的《马帮》,展现的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赶着马儿往来于各地运输物资的商贩群像。再走几步,有一棵高大的树,树下是雕像《下棋》,对弈双方的动作定格在空中,永远也不会再有下一步。但还是有一些散步路过的大爷,背着手盯着棋盘,指指点点一番才满意离去。

近日楼的右边,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东寺塔。黄色的高塔巍峨擎天,站在塔顶似乎就能摸到天空。塔下到近日楼的一段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人生百态——卖货的小贩、路过的市民、牵手拍照的情侣、呼啦啦跑过的孩童……倘若光阴回溯,往前的几百年里,近日楼前应该也是现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样子吧。

分割线

青年观

今天,我们不需要城墙了

重建的近日楼尽显高敞壮丽1.jpg

罗秋旭 25岁

古时候,城墙被尽可能地加高加厚,既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守护一城百姓安宁,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今天来看,曾是昆南城楼标志性建筑的近日楼更多被认为是一个景点,一个代表昆明的名胜古迹。

从滇池边的小渔村,到以土墙护城,再到厚实的青砖高墙,及至今日敞开大门欢迎各方来客,昆明用了上千年。

城市的范围越来越大,文化愈发丰富精彩,人口越来越多……总有人把这样的巨变归因于“岁月的打磨”,或者那些青史留名的大人物。查询近日楼的历史时,史书上也总要强调是谁新修谁重建,着重说哪位名人在此留下了墨宝。

但就像近日楼其实是劳动者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一样,真正走过城市大街小巷的人都会明白,城市的建设者其实是小人物。

没有被写进史书的人们,种地、经商,开垦脚下的土地、走出通往远方的道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城市建设成更好的样子。而城市也从不吝于给她的人民回报:高楼大厦里有着最便利的生活设施,从近日楼下经过的人里,再也没有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的盐贩,附近的小生意人有了固定、整洁的店铺,人们不必那么步履匆匆也可以丰衣足食,也有了时间可以在街道上悠然地散散步。用了很长很长时间,幸福生活终于不再只是愿景了。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历史,没有承载历史的建筑,也就没有了生命的延续。近日楼的沧桑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互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云岭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云南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淳朴,为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的一笔。近代以来,云南人民敢为人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云南广大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温故而知新,重温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比学可亲可敬的老前辈,凝望泽被后世的大工程,展现丰富多彩的风物志……对于鼓舞斗志,努力把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蓝图变为现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报推出大型历史人文纪实报道“昆滇风云”,以“90后”记者的视角解读昆滇历史人文,并请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杜建民先生题写了刊头。同时,我们诚邀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提供报道线索请拨打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热线(0871)64100000,投稿请发电子邮箱ccwbwq@163.com并注明“昆滇风云”字样。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秋旭 摄影报道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朱丽

审核 武熙智

终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