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丨种子的力量
云南日报2022-09-04 08:48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丨种子的力量.jpg

纪念馆的墙壁上挂着西南联大校歌的简谱及歌词,每来一次我都要驻足仰视,有热血与热泪穿过字句在我的身体里翻腾。

在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的年代,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因为日军不断轰炸长沙,长沙临时大学兵分三路西迁昆明。师生们怀抱星火,长途跋涉,不畏艰难,先后抵达昆明,并受到昆明人民的热情欢迎,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一幢楼,一块碑,一间教室,一个小院子,一株梅花,它们在无声地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这些还存活的物什,它们见证过春城的光辉岁月。灿若星辰的大师不胜枚举:胡适、钱钟书、朱光潜、周培源、傅斯年、陈省身、赵忠尧、吴有训、赵九章、冯友兰、刘文典、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正是校歌中“中兴业,须人杰”的真实写照。

这一所最穷的大学,校舍简陋,饮食寒碜,时任教育部次长的顾毓琇访问西南联大时,学生们在食堂门口贴了一副对联:“望穿秋水,不见贷金,满腹穷愁度旧岁;用尽心机,难缴饭费,百般无赖过新年。”横批“天官赐粥”。一些老师和家人要用手艺养家糊口,比如闻一多先生为人刻章,费孝通先生上街卖大碗茶,梅贻琦的夫人沿街卖米糕。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在小小一块米糕里,彰显无遗。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最穷的大学,办学8年时间,却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这个谱写了新中国伟大历史的篇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看过一粒种子在土地上萌芽的样子,以千钧之力,破土而出。联大的师生们在中国大地上播撒下最优良的种子,为国家的发展保存了实力。离开长沙时,当局并不同意师生们南下,时任民国教育部长的王世杰拍了桌子:这些年轻人是民族的未来,不是你棋盘上的子!国民教育就像播种一样,种子破土而出的神奇力量,我们在土地上见过,在西南联大师生们的身上见证过。

这一次,我有幸能有机会参加中国著名作家看云南活动,重走了西南联大线,尤其对“教育”两个字又重新审视了一遍,更是钦佩王世杰部长的教育理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只有把最优秀的资源配置到学校,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纵观这些年学子们毕业后的选择,许多人想去“钱权”得势的地方,去教育战线倒成了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的心中不免难受,我一直在想,如果可以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一定要去学校里,做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园。

一直觉得,人间有两块田,一块在地上,一块在心上,它们都是肥沃的土壤,等待一粒粒飘落的种子,给予阳光和水分,它们葳蕤生长。长成花草、树木,长成庄稼、果实,长成村庄、城市。农民伯伯负责在土地上耕种,而光荣的人民教师就承担着在心田上培育种子的重要责任。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两块田地里来回奔忙,造就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时代。

一个国家的兴旺,一个民族的振兴,教育应该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然而,如今的大学里大楼越来越高,能称大师的人却越来越少。巨大的物质欲望裹挟之下的人群,眼睛盯着盘中的利益,势如猛水,快要淹没我们坚挺的脊梁了。那些铮铮铁骨下气壮山河的言行,那些为了祖国和民族大义身先士卒的学子精神,等待一代代青年人去奋斗,去书写。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应该重温西南联大路,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建构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让自己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自信的新时代主人。

多年以后,我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走近西南联大的历史,风烟寂静处,当年的西南联大师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已经老去、死去。但他们的精神像黑暗中的一道光,指引我们前行。回首往事,才知自己何其有幸,能在很早的时候就间接地吸收过这所大学的精气神。行走在春城,更是觉得这座城市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这里曾经有一所大学,叫西南联大。这是昆明之光,云南之光,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之光。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老亲戚,他已经退休多年,曾在某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任上多年。那是一个闭塞的乡镇,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乡僻壤”,用“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难耕”来形容,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我说,我们乡现在已经有6个博士了,6个啊。他伸出6个手指,一脸的兴奋。那一时刻,时光在他的脸上,像是开出了教育的花朵。他曾经下大力气抓教育,后来人接过他手里的棒子,一个穷乡镇的教育一直名列前茅。如今,山高水长的地方,路也平坦了,人也富裕了,这是托教育的福啊。

我坐在西南联大当时的教室里,听雨,听历史。简陋的扶手椅子,形似宣威火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火腿桌”,令我这个火腿之乡出生的人倍感亲切。许多故事像雨一样落下,仿佛大师们正在台上,激情澎湃,指点江山,窗外挤满了蹭课而来的学生。求知的愿望,像灯火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肥沃的土壤,种什么,生长什么。


来源 云南日报(作者 叶浅韵)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朱丽

审核 何晓宇

终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