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丨窦红宇:一张照片
滇云艺海2022-09-04 08:38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丨窦红宇:一张照片1.jpg

  •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丨窦红宇:一张照片2.jpg

这是一张5个人的照片,我在20多年前就从资料上见过它。

一眼看上去,这张黑白照片的拍摄技术并不高,几乎不讲究光影,看不清背景。照片里的主人公是随意的,他们并排站着,衣衫褴褛,看上去,邋邋遢遢,不修边幅。甚至有一个人,手拄拐杖,着长衫,头发乱长,胡子拉碴。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个人,穿西服,其他三个人,因为架着长衫,一眼看去,就是那种中国传统文人落魄时的样子。

落魄。他们怎么能不落魄呢?那个时候,国都要亡了,还在乎落魄?可是,这5个戴眼镜的男人,他们镜片后的目光是清亮而刚毅的,似乎在跟无数西南联大的学子说,虽落魄,然精神不倒。

从左至右,这5个人的名字分别是: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朱自清和闻一多,很多人都知道。罗庸,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常培、王力,中国汉语语言学大师。那个时候,这5个人在同一个地方——云南蒙自西南联大分校,在同一个系——西南联大中文系。

我承认,我在写不动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想起这张照片。

我的母校云南大学校本部的大门口,是翠湖,有一条街,叫文林街。30多年前,不知从哪里听说,说是文林街上住过照片中的几位大师先贤,有鼻子有眼。我傻,几乎在每一个闲下来的日子,都偷偷跑去找。文林街不长,有时候,就干脆走上几个来回。我不知道他们会住在哪儿,只发现一个小院,里面长着竹子,就想,肯定是这儿了。

后,就常去,在那个小院的门口站站,尤其是下雨天,好像还听见了雨打竹叶的声音,就异常满足,似乎是上了先生们的一堂大课,又听了先生们的一场演讲。

我当然知道他们不住在那儿,但是我就是愿意相信他们就住在那个竹影婆娑的小院里。

后来,文林街开始盖高楼,街的形状没有变,但到了晚间,一条街酒吧的灯光,把这儿打扮成了一个现代都市的随从。而我,也很少去了。

很少去的原因,不是因为都市,而是因为忘却。

我知道,离1946年7月15日,已经整整过去了77年。77年前的7月15日,原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因为李公朴先生的死,而慷慨发表演讲,面对国民党强权遍布在会场的特务,他高声喊道:“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之后,在回家途中,惨遭暗杀,身中11枪。

虽然,他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刚刚剃了胡须。虽然,他写过《红烛》《七子之歌》,有着著名诗人的头衔。

我经常在想,要是他77年后坐在昆明市文林街的酒吧里,他该露出怎样的笑,才能配合他著名诗人这张名片,他该怎样说话,才不会得罪人。我们是不是总是这样介绍他——某某某奖诗人。

算了,我觉得我这样想想,都玷污了闻先生。还是想起了闻先生的学生臧克家先生的那首著名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我是说,在这个“物欲”的时代,还好,我们还有西南联大留下来的照片,一种精神。

爱国就不用说了,以这个说法写闻先生和西南联大的文章,可以说已经太多太多了。我们来说说为文的精神。

那一天,我们以“著名作家”的名头再一次走进西南联大,走进闻一多先生。很多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面对闻先生,我们只有惭愧。他们的话,叫我感动,他们不愧是当下最著名的作家,因为,他们知道“一篇文章”的意义。

闻一多先生除了爱国精神,还有一种精神,起码从他倒在特务的枪口下的那一刻起,就留给了我们。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在面对强权的时候永远都不能背叛自己。

这是一种人文精神,我甚至想,这是文学真正的标准。但是,闻一多先生让我们看见的,更是一个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闻先生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先生不仅说到做到,闻先生是写到做到。他写《红烛》: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写《七子之歌》: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毫无疑问,闻先生是爱国诗人。他写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他对那时千疮百孔的祖国的忧心忡忡和万般深情,都透着他对他心中那种光明的向往。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不错有什么用?闻一多先生不仅写,而且还照着他写的每一个字,去做着。1946年7月11日,他的好友,民主斗士李公朴先生,因为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而惨遭杀害。7月15日,在云南大学致公堂内举行的李公朴先生死难经过报告会上,闻先生不顾劝阻,勇敢发声,慷慨演讲,最后,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写到做到。闻一多先生倒下的那一刻,他的文字获得了永恒。

钱局街西仓坡,是闻一多先生殉难处,那儿,如今立着一块碑石,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在我要告诉你们,其实,钱局街接着文林街,也就是说,当时西南联大的宿舍确实就在文林街附近,也许,闻先生当年,无数次走过。

我在想,当我无数次走过文林街的时候,是不是就是在想接近闻先生他们那一代西南联大文人的气息?是不是一不小心,就在春城昆明明媚的阳光下,触碰到了他们的精神?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沈从文、刘文典……这些西南联大留下来的响亮的名字,从来都是在这个急匆匆买房子和车子的时代,让我静下来的原因。

2016年,我走进了鲁迅文学院,成为鲁院高研班的一员。有一天,听欧阳江河先生讲诗歌,具体讲了些什么,大抵不懂,几乎尽数忘记。但是,我记住了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四个字——以命换字。

以命换字,就是永远都不背叛自己的内心。以命换字,就是写到做到。以命换字,就是当所有人需要你像闻一多先生那样站出来的时候,你一定不要怂。

转过身,西南联大的校训就在眼前,也是四个字——刚毅坚卓……

作者简介

窦红宇

窦红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九届高研班学员。有多部长篇小说发表于《十月》《大家》。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有多部中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青年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江南》《安徽文学》《山花》《萌芽》《芳草》等刊物,发表出版作品200多万字。云南省长篇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首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驻校作家。获奖若干。

来源 滇云艺海、云南网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朱丽

审核 何晓宇

终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