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作家专访|王祥夫:云南是培养诗人的地方
开屏新闻2022-08-11 16:10

“心中藏着阳春白雪,笔下全是人间烟火”,这句话用来形容王祥夫或许最为贴切,拥有作家和画家的双重身份的王祥夫,总是将目光聚焦底层百姓的生活。

“我的许多小说都是写中国底层,从技术操作上讲,如厨子做菜,苦的里边给点甜,甜的里边来点苦,因为生活就是这般面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祥夫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初衷。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作家专访|王祥夫:云南是培养诗人的地方

在文学采风活动座谈会上

真实是王祥夫作品一大原则,他写小说就是为了让人们看到更加接近真实生活的生活。

采风感悟:

云南我来的次数也多。每次来了(以后)还想来,这就是个有魅力的地方。而且我觉得云南这片土地是培养诗人的地方,这个地方(云南)有我好多好朋友,雷平阳、于坚、海男……读他们的东西就会能感觉到他们那种诗情、那种才华,才是这片土地给的。

这次来了以后看到几个景点,就是那样一刻突然就有写作的欲望。这个老车站,一看那个,我马上跟我的朋友(说)这多够味道。这个东西在别处找不到。我觉得于坚这个话说的好:你到了别的地方只会叙事,你到了这个地方(云南)你就会变成诗人。

我觉得这是挺好的,这个景点(车站)在别处是见不到的。我也祝愿、我也希望把这个老火车站保护好,不要再盖一些新的建筑。当然旅游设施也要有,但是不要把它(破坏),(要)修旧如旧,让人来了能感受到过去100多年以前的文化、那种(氛围)。

我觉得云南地方文化十分的深厚,处处都是文化。有一个画家叫石鲁,他画过一幅画,其实不是画的云南,画的是南方和广东,但是我总觉得这幅画就是画云南。那幅画的名字叫《家家都在花园(丛)中》,哎呦,我说一看这个画,我觉得这就是云南。

云南给我印象真的好,我希望以后多来云南看看,看看它的变化。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作家专访

儿时的王祥夫不谙世事,看到乡下人拿上鸡蛋到城里来换粮食,他曾经天真地问父亲,乡下人为什么不爱吃鸡蛋?却遭到了父亲的怒斥。那时候他太小,等他知道了为什么,那种对比对王祥夫来说是重重一击,却也让他对于生活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生活中,王祥夫的兴趣爱好很广泛,书法、绘画、收藏、摄影均有涉猎,闲时还喜欢做菜。这些爱好,使得他有更多机会贴近底层,去感悟人生,尽管他的很多作品中深藏着悲悯,但无不闪耀出人性的、温馨的光辉。

【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作家专访|王祥夫:云南是培养诗人的地方

踏足云南烟火气十足的土地

当踏足云南这片烟火气十足的土地,王祥夫也直言自己很喜欢云南,看到云南人可以把每一天都过得活色生香,他羡慕不已。

“每次来云南,就想到鸡枞。北京有个云南小商店,以前经常去喝酒,现在没了。云南来了很多次很想再来,每次旅行都值得向这块神奇的土地致敬,想在云南买房子住下来。”王祥夫说。

一路走过西南联大旧址、闻一多旧居、朱自清旧居、云南陆军讲武堂、蒙自碧色寨,王祥夫感叹:“我觉得云南这片土地是培养诗人的地方”,提到他的好友于坚、雷平阳、海男,王祥夫觉得“读他们的东西,就会能感觉到他们那种诗情。那种才华,才是这片土地给的。”

当行程接近尾声,王祥夫想起画家石鲁曾创作的一幅画作——《家家都在花园(丛)中》,作品中展现的是南国风光:黑瓦白墙的民居坐落在一片绿树浓荫中,近处果树上还挂着没有采摘的果子……虽然这幅画是在广东创作的,但王祥夫觉得,这幅画里画的就是云南,闲适悠然,似曾相识。

王祥夫简介

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作品多见于《中国作家》《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收获》《北京文学》《芙蓉》《江南》等重要文学刊物。

出版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四十余部,曾获《上海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赵树理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等文学奖项,短篇小说《上边》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易科彦

审核 何晓宇

终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