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李洱红河讲文学:诗意是多种情感、观念与景物在笔下的首次交织
云南网2022-08-04 15:47

1.jpg

李洱在红河书院作专题讲座。红河书院供图

2.jpg

讲座现场。红河书院供图

8月3日下午,红河州文联邀请前来采风的全国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洱到红河书院作专题讲座,与红河州作协会员及州内文学爱好者展开互动。

李洱围绕“经验”“人物”和“诗意”三个关键词,以中外名家名作为案例,传授文学创作心得。

在李洱看来,真正好的文学作品,要有对一件事情的思考,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去沉淀,“鲁迅的作品,必须放进5000年文明中去看!”  

3.jpg

红河州文联主席岳建青主持讲座。红河书院供图

什么是诗意?李洱认为不是简单的情感寄托,一定包含着复杂的关系,是多种情感、观念与景物在笔下的首次交织。同样写月亮,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相对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显得简单了,杜甫的诗,有着最深沉、最复杂的诗意。但杜甫的诗,在当时并不被多少人理解,到了宋代才被经典化。

李洱相信,文学在任何时代都有介入性的力量,或强或弱,但一定有,否则文学的意义肯定要大打折扣。用漂亮句子把美丽场景写下来,是陈词滥调,而诗意,“增加了你对现实的认识,对情感、对人性和人类历史的理解。”作为创作者,要尽量避免去写别人引用过的文字。

4.jpg

现场提问。红河书院供图

如何从身边发现可以写的东西?小说创作时受到史料的局限怎么办?写作如何开头?面对授训学员的困惑,李洱耐心作答,给了如下引导:

“时间的流逝,增加了你对美的认识。比如我来到蒙自,就增加了对蒙自的认识,这里面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的因素。”他以福楼拜为例:生活简单至极,一辈子在写自己的家乡,但他通过阅读、思考,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一部《包法利夫人》,就是通过报纸看到的灵感,这部作品甚至成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水岭,也让福楼拜成为托尔斯泰之前,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只要做一些改变,就可以很好地写作。”

5.jpg

讲座现场。红河书院供图

红河书院是红河州传承中华文脉、展现滇南文风、颂扬红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去年底基本完工,陆续举办过州内传统文化系列培训班。据州文联主席岳建青介绍,后续将围绕书院“一坊一楼两馆三中心”定位,开展学术讲座、非遗传承、哈尼族彝族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

6.jpg

讲座后合影留念。红河书院供图


来源 云南网(记者 锁华媛)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朱丽

审核 何晓宇

终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