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源这十年|护好盘龙江源头 让大地都披绿
开屏新闻2022-10-27 20:29

胡春1.jpg

滇源街道办事处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主任胡春

从上世纪80年代滇源被划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开始,以大哨、菜子地等山区村委会为主,先后实施国家级、市级退耕还林41000余亩。为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自2006年起,先后在坝区村委会、冷水河和牧羊河两岸实施“农改林”21447.858亩,滇源街道国土面积29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811亩,林地面积299489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25%,无荒山荒坡。滇源人民退出耕地良田,减少种植面源污染,以植树造林、养林护林、涵养水源为天职。

为有效保护水源,巩固退耕还林、“农改林”生态成效,辖区内禁止规模化养殖,在冷水河、牧羊河沿岸建设物理围栏 62231米,加大“农改林”管护力度,“农改林”范围内禁止放牧。

通过这一系列保护水源的举措,滇源街道办事处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主任胡春亲历和见证了滇源这些年来的变化,“水清了,空气好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从管理到服务

1997年,18岁的胡春从老家嵩明到当时的白邑乡林业站从事林业工作,这一干就是25年。对林业工作,胡春可以说是深怀感情、非常热爱。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滇源并不像现在这样拥有71%的森林覆盖率。“从前还有裸露的荒山,现在一眼望去,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树。这有赖于政府的重视,以及当地人观念和意识的根本性转变。”胡春说。

胡春刚参加工作时,是一名林业工人,从护林员开始做起,每天三次巡山护林,主要任务是查看有没有盗采盗伐,在关键地点设卡堵卡,堵住盗采盗伐的出口。

那些年的工作并不好做,过去,村民们吃饱饭所必须的生活资料都需要去山上找。“主要是找枯枝或枝条,砍活树的较少,在进出山口堵卡要求不准砍伐时,还会有冲突。当时群众靠山吃山,觉得砍柴是很正常的,但按照森林法又是不对的。”胡春说,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理念,一时半会很难得到改变。

这样的冲突和拉锯持续到了2000年。在这之前,林业人员的工作主要以管和堵为主,矛盾时有发生。2000年以后,政府开始大力推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同时又给予村民多方面的优惠和补贴,政策方针改变了,林业站的工作变得更好做了,从粗放型的管理工作向服务型业务转变。这一转变,对水源地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荒山到森林

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开始和村民一起植树造林。对于那些贫瘠的地块,林业站通过技术手段,采取深挖栽植塘、回填表土、客土(即移土)等方式,栽上了林木。对于适合栽种的地块和树种,就充分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干。胡春介绍:“当时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很高,除了裸露岩石以外的地块,都成功种上了树,这都得益于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

胡春说,这些年来,滇源街道办事处共实施了三次退耕还林,1984年到1986年,实现了36042.88亩;2002年到2003年,实现了3006.8亩;2006年到2008年实现了2209.35亩。共实施41000亩左右。村民们也获得相应补贴。“村民们当时也是比较支持退耕还林的,退耕还林实施的第一原则也是群众自愿。”

工作转为服务型后,林业站开始组织群众一起学习林业知识,推广林业苗木栽植和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村民栽种经济林木进行上门指导。现在,滇源街道辖区的林地主要以生态工业林为主,约279345亩,树种以旱冬瓜、华山松、云南松、云南油杉、栎属树种等为主,“生态工业林是不允许采伐的,仅讲求生态效益,不追求经济效益,目的主要是为了涵养水源。”胡春表示。

同时,滇源街道办事处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也没有放松对违法行为的管控,依旧对乱砍滥伐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林政资源的管理也时刻不放松。俗话说“水火无情”,滇源近30万亩林地,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果无法想象,因此护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这些年,盘龙区实施了森林防火群众责任制,一年内村民所在村小组范围内不发生火情,每人每年奖励100元,连续三年不发生火情,每人每年奖励150元。此外,滇源街道办事处还配置专业护林员230人,做到严防死守,人人都是护林防火的宣传员和责任人。

从林业到“农林水”

2018年,滇源街道办事处林业站、农科站等合并为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胡春担任中心主任,承担了农、林、水、修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工作范围扩大了,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但胡春依旧像过去管理林业一样,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

为了保护水源,滇源街道的农作物种植需要施用有机肥。胡春带领工作人员对村民们进行技术培训,包括如何施肥、具体施肥量等。“有机肥都是由政府统一采购之后按照种植面积发放给群众,群众们都非常欢迎。”此外,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还建设了农药回收池,回收农药袋子、瓶子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滇源正在开展实施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推广项目,项目覆盖2000亩。在项目实施前,胡春选取种植密度最大、种植作物最适宜的区域,如玉米、麦类为主的连片粮食种植区,到村民家里讲解具体项目措施,动员村民加入。如今,他们在麦地冲、白邑、苏海、竹园、老坝、菜子地等村委会实施了该项目,在田间地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耕地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村民们的资金投入也降低了,都非常开心地支持他们的工作。


胡春2.JPG

“刚参加工作时,每周三次巡山,难免觉得单调和枯燥,但我一直觉得这份工作很好。”胡春笑言,不遗余力、千方百计保护好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是滇源人民不变的天职,这也是作为主管农林水工作的胡春一直努力做好的事业。

滇源年产水量2亿立方米,占松华坝水库总水量的90%、滇池水体年交换量的42%,“盘江之源”的美誉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这份荣誉,既属于兢兢业业奋战在护林第一线的胡春等林业工作者,也属于多年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滇源街道全体群众,他们以质朴、善良、纯净的美好品德,无愧于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热土。

滇源最美奋斗者,加油!

开屏新闻记者  邓建华  摄影记者  杜帆

一审  邓建华

责任编辑  胡巍

责任校对  吴龙贵

主编  邓建华

终审  曹 婕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