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春常绿 | 虾巴村:“荒田”名不副实,景色美不胜收
开屏新闻2023-03-29 23:00

绿春

雨后,微凉,空气清新得直沁人心肺,甚至有了些“醉氧”的感觉。

踏着刚修成的栈道,指着锁在浓雾中的青山与身后的梯田,管宴梅身着民族的盛装,把虾巴村近几年的变化向我们娓娓道来。

青山绿水间,一袭红衣将寂静的山谷点缀得更加空灵……

绿春春常绿 | 虾巴村:“荒田”名不副实,景色美不胜收

管宴梅是驻戈奎乡埃倮村委会虾巴村的驻村队员,在这里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她见证着村里变得越来越美的点点滴滴:虾巴村距离绿春县城14公里,全村共30户146人,以前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茶叶、八角、草果和外出务工,实施“党建引领、六村同创”项目后,既把虾巴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旅游村庄,也让村内群众实现了在家就业的梦想。

随着管宴梅的引领,我们在栈道上徐徐而行,了解着虾巴村的美丽蜕变。

“虾巴”哈尼语,意思为荒田,老一辈先祖们将村寨建在荒田上故取名为“虾巴”。而现在的虾巴,哪里还有取名之处的丁点痕迹。青山碧绿,茶香阵阵。壮观的梯田里,处处都有稻田鱼游动着的倒影。目光随着管宴梅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虾巴村茶叶园。也得知虾巴村近年来该村聚焦生态定位,做实“绿色”经济,持续发挥境内绿水青山、生态优美的环境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本土茶叶产业,打响“绿色食品牌”的实践。目前种植茶叶250余亩,为了提升群众收入,乡党委政府引导村民建立茶叶园,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对茶叶进行提质增效,巩固壮大传统产业。

绿春春常绿 | 虾巴村:“荒田”名不副实,景色美不胜收

指着梯田方向,管宴梅介绍,虾巴村聚焦田园文化,打造稻花鱼,盘活流转梯田300余亩,集散为整,实现散田统采,统一储养,鲜活配送,速食商品销售的产销链,打造高标准稻花鱼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村水产养殖 146余户,促进稻田养鱼跟进开发,典型示范促进规模发展,年产值约300余万元,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以上。

绿春春常绿 | 虾巴村:“荒田”名不副实,景色美不胜收

同行的群众杨芬补充说:“我们村还投入296万元成立了虾巴农场,流转盘活村民土地200余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开发经营模式,通过农户出地、合作社经营、公司管理,打造高标准八角种植园实体经济,与稻花鱼场、文旅村庄融为一体,形成聚科研、生产、文旅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项目带动虾巴村30户138人分红增收,吸纳约1500人次就地务工,集体经济增收21万余元以上。”“我们村30户人家,客栈就有26间,提供饮食住宿等服务。等过一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好,我们村会越来越热闹,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也好。”谈到未来,杨芬的眉宇间满是憧憬。

交谈间,阵阵清风拂过,阳光驱散了迷雾,原本模糊的景色瞬间清晰地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只见蓝天白云下,远山如黛,林间鸟语茶香,梯田内鱼影涌动,景色美不胜收。


云报全媒体记者 马喆 殷洁 黄翘楚 吴沛钊

绿春县融媒体记者 刀谚晴

责任编辑 郭毅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曹婕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