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云大附中”)建校96周年。作为云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大附中致力于基础教育领域,延伸大学“正心诚意,止于至善”之道,深耕中小学教育实务。办学96年来,秉持教育初心,坚持接续奋斗,培育了无数英才,塑造了国家栋梁,充分彰显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深刻教育理念与深厚家国情怀。
云大附中现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是荣获质量领域政府性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银奖的中学,同时还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典范——人民最满意的学校”之一。此外,还是云南省唯一荣获“云南省政府质量奖”的中学。
云大附中遵循“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战略,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形成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学校精神与“刻苦、奋争、活泼、谨严”的优良校风,以“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为校训,以“校风好、管理精、质量高”为办学特色,追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品位赢高尚,以服务赢信誉”的办学目标。目前,云大附中成为了享誉云岭教育界的品牌学校。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为不教,学为创造”。
云大附中立足基础,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设计课程,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
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要求的课程,同时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的研发,始终坚持教育与学生需求、人才发展、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特长与劳动技能,让学生动起来,让教育生机勃勃的精神活跃起来!
云大附中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培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心理的规律,将学生的内在需求、向外探索放在第一位。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地方、最容易激发的时刻。由此,学生兴趣浓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更重要的是,以此培养的学生,具有自主探索的愿望与能力,更具深造的潜力。云大附中课程被学生、家长赞誉为“在心灵深处的编码”。
云大附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云南省中小学中的唯一代表,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十一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8所学校的案例一起,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遴选为“国内学校实践模式典型案例”。
重新“设计”学校
紧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云大附中建成智慧化校园、信息化校园,将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学校成为“学习单元的群落综合体”,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温馨、宜学的气息,教育如春风拂面,潜移默化。
2019年学校建成11间生物、物理、化学创新性实验室,1间探究性实验室,配备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硬件以及软件,首次引入实验室传感器、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搭建起云南省首家最先进的中学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实验室建成至今,一直承担省市级实验课程的录制、引领,带动了区域的教育发展。
学校拥有全国一流的中学生“创客空间”,成功获评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中国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先后指导600余人次获得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奖项,4次获得中国科协全国金牌,实现云南省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金牌零的突破,实现云南省机器人率先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走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
96年来,云大附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文理汇通、身心和谐、品行高雅”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满载学校的期望,信念坚定,学问渐长,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依托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雄厚资源,近年来,云大附中跨越式发展,始终走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学校积极执行国家“五项管理”规定与“双减”政策,一方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全面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的“双升”。实现了学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教师教学相长,理念高远;家庭温馨,亲子和谐。云大附中的办学与管理理念、教育与教学水平成为了教育界的标杆。
云大附中有着光荣的历史,辉煌的现在,必定有灿烂的未来。回顾学校96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条不断求索真理、不断挑战困难的“荆棘之路”,当然也是一条朝夕刻苦奋争、年年硕果累累的“光荣之路”。辉煌成绩的取得,得力于一代代云大附中人的艰苦奋斗,得益于一批批尊师重教的乡梓人士的鼎力相助。学校长足发展的经验显示,只要汇聚所有心力,就能汇聚所有力量,就能创造一切辉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双一流”的百年云大为依托,立足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云大附中志向更高远,格局更开阔,视野更通达。由此,游目骋怀,天下尽收眼底!
祝愿云大附中——
桃李满天下,落英缤纷!
精神永流传,永葆青春!
责任编辑 唐伟
责任校对 罗南
编审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