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擦亮宝贵世界遗产的鲜明底色
开屏新闻2023-09-19 09:08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历经千年,仍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其中蕴含的宝贵价值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人们感恩大山,珍惜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高高的山顶是各村寨的水源地,受到严格保护。古茶林和村落在山腰,防护林用以防止冬天低温和病虫害传播,而耕地则在水源充沛的山脚,避免耕种对古茶林的干扰。近年来,各村寨精心规划,对干栏式建筑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传统民居风貌依旧,消防、饮水、电力、通信等设施一应俱全。独特的林下种植方式、合理的土地利用技术、巧妙的村寨营造规划、高超的制茶工艺;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好一幅生产生活的美妙图景,令人叹为观止。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26个世居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保护与发展中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子。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云南各族人民历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真实写照。

从先民种植驯化第一棵茶树起,一代代人不断增强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逐步形成了全世界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茶林。村寨围在茶林中,茶林隐在森林中,祖祖辈辈种茶为生,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指引着人们,因地制宜,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缕茶香,芬芳了历史,温润了岁月,点亮了世界,照进了现实,启迪了未来。今天,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了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调研,多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云南发展擘画了蓝图、指引了方向。云南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守护好大自然的这份馈赠,出台了全国第一部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率先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建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65.04%,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云南大象北上南归,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省委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云南实际,提出“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战略发展目标,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强调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施“碳汇云南”三年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并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是云南4700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决心。此次申遗成功,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和普洱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高水平、多角度发掘利用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珍贵价值,不断擦亮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大美云南,江山如画。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将继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守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让景迈山成为令人向往的世界遗产地,让云南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云南新的更大贡献。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评论员 赵文宣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