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推进医检互认,关键在打破利益围墙
开屏新闻2024-01-29 09:11

“6天前,刚在市里的医院做了CT,带着片子到老家的县城医院后,没想到让重新做。”1月2日,来自河南的郭女士不慎摔倒,头部受到撞击。她在附近医院做了CT,后被确诊为颞骨骨折。由于春节临近,加上一个人住院不方便,郭女士决定回老家治疗。1月8日,郭女士带着片子来到县城医院。让她意外的是,医生重新开了CT检查单。“同样的检查项目,同样的检查部位,为何换到小地方的医院,反而认不了,还要重复做?”郭女士满心疑惑。最终,两次检查结果完全相同。郭女士的经历不是个例。一直以来,重复检查牵动着患者的敏感神经。(1月28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对医检结果互不相认的事情,可谓怨声载道。明明在一家医院,换个科室或院区,医生就不认可了;明明都是三甲医院,换个医生来看也要重复检查;更别说跨区域跨省的医检结果,基本上都要“从头再来”……这些乱象的存在,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会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因此,社会各方都在积极呼吁,要努力推进“医检互认”制度。这样的呼声,代表着深沉的民意。

推进“医检互认”,制度一直在努力、在行动、在跟进。早在2006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就曾发布《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推动实施医检互认制度;2022年开始实施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以及对其他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作出承诺,要力争用3年时间,在医疗健康信息全国互通共享上取得标志性进展……这些举措以及目标,正是对“医检互认”制度的认可与明确,值得肯定与点赞。

但“医检互认”从2006年开始探讨到如今,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为何还是未能成为现实常态呢?这值得反思。眼下,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一方面是技术原因,对各家医疗机构来说,检验的设备不一样、诊断的标准不一样,若是完全推行“医检互认”,的确有可能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利益原因,检查检验收取的费用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若是积极推进“医检互认”制度,很多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他们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推进“医检互认”有多重利好,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在技术层面,要打破“数据围墙”,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机制,让信息“多跑腿”成为现实常态,积极推进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在全国范围内可共享可调阅。技术上的壁垒不难打破,只要有足够的态度与决心,这一目标不难实现。在利益层面,则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提升医检结果的准确性、标准的统一性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医检分离”制度,让检查检验与医生看病之间没有利益纠葛,相关方才能保持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也才能更好地节约医疗资源。

推进“医检互认”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打破“利益围墙”的决心远远不够。只有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规避重复检查的乱象,给患者带来福音,也才能营造更加健康、良性的医疗环境。


作者 杨燕明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