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件民生大事事关乡村振兴
开屏新闻2024-03-09 10:50

乡村振兴、就业、教育、医疗……每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都是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关注的民生关键词。这两天,在云南省代表团的驻地,记者翻开3位在滇全国人大代表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面划出了重点、做好了标注、拟定了发言关键词,背后凝聚的是他们在基层一线调研总结出的真知灼见。虽然他们关注的领域不同,但目标一致,就是办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大事。

分割线

熊文兰: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促农村留守老人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岔河乡文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熊文兰最为关心的。

文山村是云南典型的高原山地村落,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外出务工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文山村委会总计有548户、1823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625人。其中,子女在峨山县外务工的60岁以上留守老人有87人,70岁以上的有28人。“外出务工的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照顾相对缺乏,还有一些困难老人存在无人照顾和管理的情况。”熊文兰介绍,随着本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老人数量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有稳定收入,成为村委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经过10年的培育和发展,金银花种植已经成为文山村老年人家门口的产业,每位老人每年能增加3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收入。

在熊文兰看来,要补上农村养老服务这块短板,不仅需要政府顶层的制度设计、项目和资金的跟进,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投入、市场的配置与参与,系统性地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问题。具体实施层面,她建议,除了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使用等培训,强化留守老人和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家门口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困难老人的生活补贴,让农村留守老人实现家门口增收,生活得更有尊严。

分割线

农加贵:保障乡村教师住房 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

全国人大代表、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高级教师农加贵,重点关注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话题,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来北京参会前,农加贵走访了多所乡村学校,发现大多数乡村学校教师面临住房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不少老师谈到,教学方面再大的困难都能解决,但是住房问题靠教师个人几乎无法得到解决。”农加贵说,与乡镇学校的情况不同,边远山区学校的老师即使拿出钱也租不到房子,大多数学校是几位男老师或几位女老师共用一间宿舍。由于住房条件的限制,不少年龄偏大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愿意继续留在学校。“其实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只要有一间单人宿舍就足矣,哪怕是活动板房也可以。”

农加贵建议,相关部门从边远山区的实际出发,进行长远规划,合理保障好乡村教师的周转房,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乡村教育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分割线

梁兆刚:做好产业用地规划 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翻开全国人大代表、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梁兆刚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面标注最多的内容,与“坚持不懈抓好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

梁兆刚认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建好基础设施、做好品种培育外,还要抓好传统产业的巩固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作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我们要用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巩固好云南的蔬菜、花卉、茶叶等优势产业,也要因地制宜,帮助地方培育特色产业。”梁兆刚说,梁河县的滇皂角就有培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的潜力,“价格好时可以卖到四五百元一公斤,一棵树丰产时有三四千元以上的产值。虽然这两年的价格有所下降,但是也能促进农户增收。”

同时,梁兆刚也建议,地方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过程中,要对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备前瞻性,做好种植、养殖、水产等产业用地规划,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孙琴霞 林舒佳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刘超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