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在云南|大理洱源:梅子变身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开屏新闻2024-05-23 21:17

美好生活在云南栏题图

每年的5月到7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5月,被誉为“中国梅子之乡”的大理洱源也迎来梅子成熟季。这里的梅子品种特别多,有盐梅、苦梅、杏梅、双套梅、照水梅、桃梅、红梅、曲梗梅、毛梅、炒豆梅……其中,盐梅、苦梅、照水梅这三种品种的品质好、产量高、用途广,是洱源的主要栽培品种。

640 (1).gif

分割线

梅制品

洱源引以为傲的地方特色食品

历史上,炖梅、苏裹梅、雕梅、乌梅、梅醋等梅制品,是洱源引以为傲的地方特色食品。

640 (12).jpg

“小小一颗青梅果,在指尖开出花朵’。”在洱源,雕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看似简单的制作工艺,藏着的却是长年累月积攒下的技巧。勤劳智慧的人们还发展出了不少美食,雕梅扣肉、酸辣鱼、雕梅蒸排骨……

640 (25).jpg

洱源当地白族姑娘从小就学制作雕梅,这项手艺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据说在以前,当地便有个风俗,姑娘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新婚之夜,新娘要摆果酒招待宾客,雕梅的制作技艺和味道如何,便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话题。

640 (26).jpg

炖梅又称“黑梅”“煮梅”,它是以苦梅作为原料,用一种特殊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炖出来的梅子,经年不变味,储存良久。

640 (36).jpg

据说,话梅是说书先生用来润口的,因说的时间长了,口干舌燥,便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便可继续说下去。说书先生的书称“话本”,其梅亦称“话梅”。

640 (38).jpg

等到酷暑凉秋,朋友小聚,或者家人团圆,聊几件陈年轶事,配上几颗话梅做日常小食,与山楂,冰糖同煮,制成酸梅汤,酸甜开胃,就能品味出时间赋予感情的最好变化。

分割线

梅子

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洱源县是全省唯一的省级果梅基地,也是全国100个“特色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中唯一的果梅基地示范县,“洱源梅子”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洱源雕梅”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40 (17).jpg

长期以来,洱源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奖励措施,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梅子产业。目前,全县梅子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可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梅树达314.19万株,鲜梅总产量达8.16万吨,梅产业总产值达5.24亿元,受益梅农达2.6万户。现有梅果加工规模企业7户(洱宝、云洱、中洱、邓川云风、牛街仁德、大松甸果脯厂、金普拉酒业等),有一个梅果协会、三个梅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640 (27).jpg

近年来,围绕洱源梅子这颗“金果果”,擦亮“中国古梅之乡”名片,洱源县切实抓好从梅果种植、收购到加工、销售和梅文化挖掘等一系列重点环节,推动梅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田维星3.jpg

此外,洱源县还以青梅特色农业为支撑,挖掘当地丰富的梅树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促进“青梅产业+特色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举办了非遗“雕梅”技能大赛、两届中国洱源梅花节、举办梅花集市文创产品展销、梅子节、梅花笔会、梅文化论坛等公众参与活动,让消费者零距离体验梅果种植、生长、生产、加工全过程,体验洱源梅文化美誉与魅力,提升“中国古梅之乡”知名度、美誉度。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马雯 文 洱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