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文山】扫雷场上的一场特殊党课
开屏新闻2021-06-07 08:43

02

6月6日下午,省州县“走进红色文山”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组来到位于位于麻栗坡县猛硐乡坝子村的坝子雷场,这里是扫雷英雄杜富国同志负伤的地方。

盛夏,坝子雷场草木蔓发。高空俯瞰,植物花木种出的“中国地图”与“党旗”在莽莽林海绿地之中庄严醒目。

【走进红色文山】扫雷场上的一场特殊党课

在雷场中间,在气势雄壮的八一军旗雕塑下,采访组聆听了一场特殊的故事党课。故事的主角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杜富国。

让我们通过这场党课实录,再次走进那段用青春和忠诚书写的荣光之中。

【走进红色文山】扫雷场上的一场特殊党课

:那场轮战数年的战役早已过去了,但英雄老山脚下的硝烟却仍未散尽,那一片片被标注为“雷区”的土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死亡地带”。

:勤劳善良的瑶家儿女,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雷区的周围,他们目睹亲人或邻居被地雷炸死炸伤的惨剧,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麻栗坡的猛硐乡,以茶闻名,但是两万亩茶园有八千亩在雷区,有路不能走,有地不能耕,有茶不能采。雷患成为当地边民的最大梦魇。

:2015年6月,习近平主席就“中越边境一线‘雷患’仍较突出”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彻底排除“雷患”,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杜富国同志坚决响应习主席号令,主动请缨参加中越边境扫雷行动。

:当杜富国和他的战友高唱军歌,开进雷区时,乡亲们奔走相告,他们身着盛装,早早迎在村口,欢迎人民子弟兵。在乡亲们心中,扫雷部队就是他们的救星,就是美好生活的希望。50多岁的盘金良,1993年被地雷炸断右腿,2016年又被炸断左腿,扫除雷患成为他最大的心愿。杜富国和战友们来了以后,他主动当起扫雷向导,半年多时间里风雨相随,看着一块块伤心地成为一片片安全区,他仿佛看到了生机盎然的致富田园。

:有人说,扫雷官兵是“刀尖上的舞者”,和平年代,他们是离死神最近的人,每向前一步都是在用生命开道,都是在叩响死神的大门。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扫雷?官兵们给出响亮的回答:“因为这里是中国的领土!是边疆人民生活的家园!就算走阴阳道、跳刀尖舞、拔虎口牙,那又怎样?明知山有雷,偏向雷山行!”

:他们的双手写满血性,用伤痕诠释担当,用脊梁挺起和平。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只有把雷患排除,边境线上的百姓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每次排雷,他们从不遗漏任何角落,总是说“留下一枚地雷,老百姓踩到就没命了。”坚持搜排到探雷器没有一点声响才肯离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信仰,什么叫追求,什么叫军人的价值。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麻栗坡县猛洞乡坝子1号雷场扫雷作业时,杜富国面对一枚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他对同组的战友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就在他小心翼翼上前清理浮土时,手榴弹突然爆炸,“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他下意识倒向艾岩一侧,用身体挡住了爆炸冲击波和四散的弹片,被炸成血人。

:当医生决定告诉富国被截去双手、摘去双眼的事实时,病床边站满了领导、战友、家人、护士,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干预专家。

:“富国,爆炸太剧烈,手没保住,两个眼睛也没保住。”

:这意味着富国再也无法给妈妈一个拥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脸,再也不能和战友并肩战斗。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接受如此残酷的事实。然而几秒钟的沉默后,杜富国用有些发抖的声音说:

:“我知道了,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麻栗坡人民的心。6名少数民族群众代表,穿上最隆重的民族服装,带上自家的土鸡蛋,冒着大雨坐车颠簸7个小时赶到医院。看到杜富国身上缠满纱布,大家难过得直掉眼泪,不住地给杜富国家人鞠躬,哽咽着说:

:“富国兄弟是替我们受的伤,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乡亲们发自内心地感激杜富国、心疼杜富国,都想着要为他做点什么。瑶族老人专门送来了治疗眼疾的草药,文山学院的老师为他谱写了歌曲《敬礼,英雄》,《文山日报》的记者为他撰写纪实文章《扫雷英雄杜富国》,一位壮族老艺人,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为他赶制了壮族挎包,上面绣着“感恩英雄杜富国,麻栗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一针一线都寄托着对英雄的牵挂、绣满了对亲人的祝福。

:在与伤痛斗争的过程中,杜富国表现出的坚韧、坚强和乐观,极大地震撼了我们。大家本想给他鼓劲,却总是从他那里受到激励;本想给他力量,却总是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受伤之初,杜富国手臂常有“幻肢痛”,就像刀子割肉一样,他没有喊过一声疼;一次性注射20针以上疤痕针,针针如电击,他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坐在病床旁的杜妈妈一直安慰儿子:“你有什么就叫出来、哭出来,那样会好受些。”可是杜富国每次都是那句:

:“妈,我没事,我不疼。”

:然而,在时代楷模颁奖典礼现场,当“听”到队里的战友为他录制的视频时,他哭了!泪珠沿着脸颊汇聚到下巴,然后一滴滴坠落,重重地砸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战友情,生死情、一生情!曾经,战友是杜富国最坚实的依靠,现在战友成了他最脆弱的感情防线。有谁知道他多少个夜晚梦回雷场?有谁知道他在脑海里一遍遍回忆着战友的模样?有谁知道他多想和战友们再扫一次雷?

【走进红色文山】扫雷场上的一场特殊党课

:2018年11月24日,在为杜富国颁授一等功奖章时,他习惯性地举起右臂,空荡荡的衣袖,庄重的神情,让亿万网友感动流泪;2019年1月29日,在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颁奖仪式上,杜富国那句,“战友们,对不起!原谅我再也没有办法跟你们一起扫雷了,请你们替我继续完成任务!”令观众泪洒全场;2019年5月16日,杜富国向习近平总书记敬上特殊军礼,无手的军礼,化为一座无言的丰碑!

:谁说和平年代没有英雄?杜富国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虽然他的袖管空了,但人们不会忘记那双勇敢排雷的手。那双大手,曾细细抚过祖国的边境线,标记山河的安危。而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已经和“杜富国”三个字一样,永远铭刻在中越边境扫雷战场,铭刻在猎猎飘扬的八一军旗上,铭刻在亿万国人的心中。

:2018年11月16日,扫雷官兵们以中国军人特有的“手拉手”方式,趟过用生命和鲜血复苏的热土,告诉边疆人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他们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昔日一处处受到雷患制约的出入便道,变成了繁荣热闹的边贸通道;一个个标有骷髅标志的雷区禁地,变成了发家致富的耕地茶林。曾有人问杜富国:“你后悔去扫雷吗?”杜富国摇摇头,坚毅地答道:“不!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还会选择雷场!”

:英雄,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百炼成钢。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更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与坚守。

:从黄土高原到生命禁区,从白山黑水到鱼米之乡,军人用足迹和身影践行着保家卫国的使命。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战士用足迹丈量国界;雄鹰都飞不过的高山,五星红旗在云端高高飘扬。

:雕刻自己,过程都很疼,但终将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康复期间,富国依然坚持军营一日生活制度,起床、学习、体能训练,一如平常。

:在跑步机上,他3公里跑的最好成绩达到13分08秒,超过了军事训练大纲合格标准。每天早上,杜富国牙齿、残手、脚掌并用,基本能自己穿衣、洗脸,并用辅助工具吃饭。

:2020年3月初,当富国可以逐渐分辨物体的大小、软硬、温度,可以拿起水杯、橘子和花朵时,他将两支康乃馨递给了医生,将一朵玫瑰送给了妻子王静。这是爱的传递,他把希望传递给周围的人。

:杜富国在日记里写道“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我们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百姓可以安心种地。”现在杜富国可以欣慰的是,昔日的雷场已变成美丽田园,松苗随风摇曳,茶树抽出新绿,边区人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富国虽然离别了曾经挥洒鲜血和汗水的雷场,但他却深深扎根边疆人民心里。他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麻栗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麻栗坡的山山水水永远不会忘记!他身上那种“让我来”的精神品格,犹如催征战鼓,激励边疆人民砥砺前行!

:犹如冲锋号角,集结千千万万个杜富国担起时代重任。

:向杜富国致敬,向时代楷模致敬!


云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峰 张登海 王丹 黄鹏 黄翘楚 杨子双

文山广播电视台记者:罗佳贵 张磊

文山日报记者:李正兴

责编 郭毅

校对 王利绚

编审 赵梅圭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