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两会】干货!昆明今年这么干!
开屏新闻2023-02-04 13:50

2月4日,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会堂隆重开幕,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佳晨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新一年,昆明将绘出一张怎样的“规划图”,又将如何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分割线

【回眸2022年】

2022年,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41.37亿元、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5%、6.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持平。

扩内需、稳增长

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

新增“退、减、降、缓”税费超3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货款增长30%以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国持平,与全省平均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实施1900个“五个一批”项目,杉杉锂电等1300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产业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完成投资均居全省第一。

社会消费逐步回暖。斗南花市、昆明老街一南强街2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入列“国家队”。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收获5个“千亿大单”,签约272个项目,协议投资金额6996.2亿元。“三类500强”企业落户37家。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508.17亿元、增长30.45%。

优存量、扩增量

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塑造工业新优势成效明显。全市工业投资完成 578.4亿元、增长 41.4%,创2006年以来最高增速。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总部企业达382户,保有税收亿元楼宇62幢、税收千万元楼宇98幢。纳入全省烂尾楼化解清单的112个项目完成销号,完工54个项目,交付7万多套房屋。全年接待游客2.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44.8亿元。

创新动能加速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61家、增长25.29%。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各2家。

补短板、打基础

城乡面貌实现较大改善

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昆楚高速复线、昆倘高速建成通车。5号线开通运营,地铁总运营里程达165.85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86.75公里。

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进。整治了富康路、光明路等50条道路,补建整改70条“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道路。拆除1012.64万平方米违法违规建筑。48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270个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新增106个小游园、210公顷城市绿地,公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8家,15个品牌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92个品牌入选“绿色云品”。

治污染、优生态

绿色发展成为鲜明底色

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空气质量优级天数达246天,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国家和省移交的97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95个。新建改造雨污分流管网87公里。滇池全湖水质连续五年保持IV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恢复滇池环湖生态带6.29 万亩,草海至三个半岛段37.1公里生态绿道基本贯通。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滇池沿岸221个应拆除或迁出点(片)全部完成整改,退出花卉、蔬菜低端大棚1.09万亩。一级保护区内应拆的3.41万平方米建(构)筑物已全部拆除。

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9.7 万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397.35亩。完成营造林55.29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8.52平方公里。

抓改革、扩开放

发展活力动力不断增强

滇中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实现扁平化管理,组织运行更顺畅,市区融合发展更紧密,新区发展活力更强劲。

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加快建设。完成磨憨镇托管交接、机构组建,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完成民生补短板项目52个,磨憨口岸建设刷新“昆明速度”。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基本完成。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实效。中老铁路货物运输突破1000万吨,业务辐射范围覆盖泰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997.4亿元、增长16.4%。新缔结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座。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建129个“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率先在全省实施企业开办“一窗通”,实现0.5个工作日“零成本”开业。首创“新开工项目审批服务到位率”考核,审批时限压缩83.64%,即办件占比达69.15%。全年市场主体净增 19.7万户、增长19.6%。

办实事、惠民生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稳就业成效突出。累计为企业减负 48.3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34亿元。全市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8.97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1.59万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集中财力保障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5%。净增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86万人。职工、居民医保基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93.1%、70.4%。2.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城镇棚户区开工建设,分配8858套公共租赁住房,办理1.5万户经济适用房完全产权。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新增73 所公办幼儿园、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89所。35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提供优质学位23万余个,累计组建43个基础教育集团。新增普通高中招生学校4所、省一级高(完)中4所。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开工建设。完成48个省级示范中医馆建设。建成44个老年幸福食堂。新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58 个。

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推进。启动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分割线

【展望2023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3%,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划出8大重点工作。

重点一:经济增长

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50亿元以上,上级资金支持200亿元以上。压实重点行业抓项目增投资主体责任,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完成800亿元以上、综合交通投资完成380亿元以上、房地产投资完成15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补短板项目建设,完成水利投资170亿元、农业投资150亿元、教育投资90亿元、卫生投资60亿元。

促进消费恢复。持续推进南屏街、南强街等步行街改造提升,确保旭辉广场、万象城等一批大型商业体开业。划定更多适宜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促进贸易稳定增长。积极对接RCEP规则,推动贸易扩量提质。推进王家营、安宁桃花村、空港等片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昆明国际陆港。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打好沿边和跨境“两张牌”,力争跨境电商贸易额达25亿元、服务贸易总额达40亿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净增市场主体18万户以上,新增“四上”企业700户以上。

重点二: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房车露营、体育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

加快工业振兴步伐。力争昆明德和食品智造基地(一期)、国际新材料包装产业园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康乐卫士重组疫苗基地、天安化工电池新材料等4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云煤能源转型升级、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一期)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工业和信息化投资增长24.5%,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0%以上。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实施“引客入昆”,积极发展房车露营、体育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新创建5个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品牌,确保全市接待游客不低于2.7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5%。持续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新增8户总部企业。推进企业上市倍增工作,力争上市挂牌企业突破100家。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加快云南区块链中心、云南数字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确保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900亿元,增长20%。

推动园区经济全面振兴。加快补齐园区基础配套短板,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

重点三:发展新动能

打造科技人才入昆升级版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引进名师、名长70名。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高(完)中2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9%、97%、98%以上,改善学前教育结构,力争学前公费学位占比达54%以上。实施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新增7个教育集团。巩固“双减”“双升”成果,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整体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力争进入西部省会前列。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0项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0户,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加快各类创新平台能级提升,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实施高层次人才“春城计划”“每年10万大学生留(回)昆计划”“春城产业导师引进工程”,打造科技人才入昆升级版。

重点四:深化改革

实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提高国有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咖啡、中药材、水果等交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农村、供销社等改革工作。

全力提升开放水平。大力培育国际物流、跨境医疗康养旅游、进出口加工制造、国际金融贸易等重点产业,推广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力争跨境货物运输量、货值分别突破600万吨、500亿元。新缔结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城市)2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自助服务终端不少于150台,推动240项以上民生高频事项上线“e办通”,实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招商推介活动。优化招商引资考核评价及项目落地转化机制。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0个,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不少于25家,力争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

重点五:城市功能

完成641个老旧小区改造

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提升重点区域景观品质,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水平,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以上。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福宜、三清、长龙高速公路建设,启动晋易、乌禄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渝昆高铁征地拆迁,全面启动昆明铁路枢纽西客站建设。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等续建项目,积极开展6号线三期和7号线、8号线、9号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力争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获批实施。加快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

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145条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万个。全力提速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改建排水管网110公里。开工建设海绵城市26平方公里。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启动44个城中村改造,完成641个老旧小区改造。

重点六:绿色发展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保持省会城市前列。持续抓好滇池、阳宗海保护治理工作。巩固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清零成效,松华坝水库等7个主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开工建设第十五水质净化厂。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科技小镇、音乐小镇、艺术小镇等。深化林长制,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00亩,治理水土流失26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50万亩。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重点七:乡村振兴

加快昆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博览园等园区建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行动,启动155个庭院经济试点建设,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做好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8户,持续推进5个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建设。加快昆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博览园、寻甸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新打造省级绿美乡镇、绿美乡村各14个。打造11个宜居宜业示范村。推进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力争建成6个精品示范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建农村卫生公厕150座、卫生户厕2万座,实施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48个,实施20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升3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重点八:民生福祉

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万套

全力以赴稳就业稳物价。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

持续加强社会保障。确保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5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4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6万人以上。加强“一老一小”民生工作,新建改建老年幸福食堂18个。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措施,新增婴幼儿托位5000个。健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新开工改造城镇棚户区5000套,保障性住房2万套。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健康昆明行动。争取国家精神疾病、创伤两个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力争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长坡院区扩建项目、昆明市儿童医院传染病诊疗中心、昆明血液中心呈贡项目年内投入使用。优化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增全民健身路径90条,积极稳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昆明”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健全全过程、立体化风险防范机制。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争创2家以上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张田睿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吕世成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曹婕

专题更多>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