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兴边看文山|“小”县城办“大”教育
开屏新闻2023-06-11 20:50

团结兴边看文山

通常来看,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经济体量偏小、财政收入不足的地区来说,办教育是否难有起色,难以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年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却出资3亿元打造了堪称‘大学城’的麻栗坡民族中学。”麻栗坡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城区的黄金地块用于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办学。麻栗坡民族中学的建成,是这座边境县城决心办好教育的真实写照。

团结兴边看文山|“小”县城办“大”教育

走进麻栗坡民族中学青山环绕、清潭可见。难以想象这里原本是一个荒芜的山谷地带,四面环山,坡高沟深。作为一个山区面积占99.9%的县城,新建一所学校甚至一幢楼房谈何容易,仅“三通一平”所需资金就占项目总投资30%左右。但是就在这些山梁、山沟里,一幢幢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只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

麻栗坡世代居住着壮族、苗族、瑶族、彝族等8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6%。为了让边疆民族地区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麻栗坡将原县一中、县民中、豆豉店中学、盘龙中学和董干中学高中部合并组建为如今的麻栗坡民族中学,各个民族的老师和学生汇聚在一起,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45%。

团结兴边看文山|“小”县城办“大”教育

立足实际,学校以共居共学共事为落脚点,以课堂、文化、活动为主阵地,搭建各民族多样、深度交往交流平台。从融入不同民族特色的课间操到搭建民族文化传达室,学校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文化展示和师生活动的质量,构建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麻栗坡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在麻栗坡民族中学校长高仁斌看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长期教育的质量。在合并组建后,麻栗坡民族中学经历了一段较长的“阵痛期”。“当时,没有具体的措施来引领教师进行良好、可持续性的教学教研,有的老师甚至连备课都过不了关,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氛围都还没有进入状态。”高仁斌说。

团结兴边看文山|“小”县城办“大”教育

从整合教师资源到磨合教学方式最后达到融合发展。麻栗坡民族中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探索“有为管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构建和谐的教学生态。从2018年开始,学校组织老师走出去学习集体备课,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学校老师的心沉下去,读透当下教育时代和学科内涵,细细研究新教材,逐步构建出自己的教学体系。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可喜的连锁反应,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教学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学校自身向内的改革外,学校与学校间的优势互补与深度合作也是该校发展的最大底气。来自上海的优质教师先后入驻学校,以听课评课、交流探讨、上公开课等方式对初高中各年级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工作,帮助教师自觉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构建灵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与此同时,“省管校用”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在学校落地生根,促进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显著提升,助推麻栗坡民族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加速跑”,掀开了麻栗坡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团结兴边看文山|“小”县城办“大”教育

在麻栗坡民族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学校以劳动课程为特色,带领学生学习种植养护瓜果蔬菜;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各班级义务养护校园公共绿植的牌子。结合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力推进“绿美文山”建设,学校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创建工程,打造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的“五化校园”,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校园”环境。

麻栗坡民族中学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如今,学校初高中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教研成果丰硕,学校对外影响力迅速扩大。

团结兴边看文山|“小”县城办“大”教育

麻栗坡民族中学的发展经验表明,山区同样可以走出一条富有本地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之路。10年来,麻栗坡县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建成麻栗坡民族中学、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县第二中学、县第二幼儿园,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目标,城乡“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宇丹 张文峰 马喆 杨吉娟

文山州新媒体采编中心项目组记者 张晓依 张麟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健 骆璇

责任编辑 郭毅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