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过不重罚”守住公平正义
开屏新闻2024-02-27 19:53

近日,央视《法治在线》披露了这样一个判例:家住闽侯县的张某,因为帮邻居顺手卖了点菜到菜市场,赚了14元钱,但没想到这些菜竟然农残超标,因此要被罚款5万元。因为迟迟没有缴纳罚款,被追加罚款5万元,甚至被告到法院,要求强制执行。

这起案件发生在2022年,去年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其中“赚14元罚款10万”的情节尤其让人侧目。该案最近有了最新进展,据人民日报报道,最终法院作出裁定,张某的违法行为属实,但根据过罚相当的原则,对申请执行人市场监督管理局“请求强制执行”的申请,法院不予执行,也就说,张某的罚款可以不用缴纳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服裁定,提出复议,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原裁定。

所谓过罚相当,就是相应的惩处还应与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违法主体、主观恶性、货款金额等相匹配。此案中,张某系首次违法且无主观故意,违法所得也仅有区区14元,对其施以5万元的罚款,后因张某没有及时缴纳罚款又追加罚款5万元,明显属于“小过重罚”,违背了过罚相当的原则。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司法的良知与温度,也是每一个法律人的终极价值追求。法院对行政处罚的及时纠偏,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守住了公平正义的底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公平正义并不仅仅指向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惩罚和制裁,很多时候也体现为对手握权力的执法机关的一种约束。法律面前,没有谁天然代表正确,任性的执法权尤其需要得到规置。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食品安全相关规定,涉案金额在一万元以下的,处五万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张某售卖的芹菜农药超标,确有违法事实,因此当地市场监督局对其处以5万元罚款,不令自认为有理有据,而且还是宽大处理。

但执法部门忽视了《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张某的情况完全符合这一规定所要求的所有条件。

行政执法或者说罚没权的行使,本身是个有专业要求的技术活,必须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充分考量过错大小、主观恶意和危害后果等要素,不能简单地照搬法条,更不能基于自身的强势地位而机械化执法。“转变芹菜赚14元被罚10万”并不是孤立的案件,此案曝光后,国内又发生多起“小过重罚”式的案件。网友出于朴素的正义感都能看出其中的不合理和反常之处,为何执法机关没有看到?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正如有专家所言,高额的处罚金额,还有可能进一步衍生出“趋利性执法”的问题。

有位检察官说过,“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小过重罚,卖几斤芹菜就要罚人家10万元,就是在毁掉别人的人生,既有悖公平正义,也会伤及执法的严肃性和正当性。因此,每一个执法者都要牢记这句话,善用和慎用手中的权力。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李强

责任校对  周明佳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