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闻一多爱国思想的历史自信和人民立场
开屏新闻2022-12-14 13:36

昆滇风云.jpg

闻一多有着诗人、学者、斗士三重身份,这三重身份体现出的品格在其人生的不同时期均有所侧重,“爱国”则是贯穿其一生的最为突出的情感、精神和行为特质。闻一多从一名“新月派”诗人成为“人民”诗人,从埋首书斋的学者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民盟成员,最终为民主事业献出生命,他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之一。历史自信是闻一多爱国思想的来源和动力,人民立场是出发点和旨归。

【昆滇风云】闻一多爱国思想的历史自信和人民立场

昆明莲花池公园的闻一多雕像 耿嘉 摄

分割线

闻一多最初以“新月”诗人的称号闻名于诗坛。最早评价闻一多为爱国诗人的是朱自清,他从1935年撰写《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开始就多次评价闻一多是“唯一的爱国诗人”,这一评价也得到了闻一多本人的认同。

在闻一多的全部诗作中,爱国题材和主题所占比重很大,这是他不同于其他“新月派”诗人最显著的表现。留学美国期间,闻一多无比思慕祖国的东方文化,他在写给父母亲的家书中说:“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他认为自己的爱国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中国具有可敬的文化。历史自信构成了闻一多反西方现代文化的资源力量。

闻一多提前结束留美生活回国,当他直面社会现实的时候,梦想中的祖国完全改变了模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绝望,而是对中华民族的重生充满了信心。如现代诗《一句话》中: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在其诗作中试图用“这民族的伟大”唤醒中国人,至今读来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诗人闻一多的爱国不是抽象的情感,而是落实到中国的山川、草木、鸟兽、屋宇这些具体事物,最重要的还有人民。他诗歌中的洋车夫“飞毛腿”强壮、能干、乐观,尽管生活艰难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终究逃不过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闻一多此时的立场主要体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将笔触深入到劳动人民的内心深处并代其发声。

闻一多诗作中的爱国思想源于对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自信。对历史的讴歌、对现实的否定、对未来的期待,共同构成了闻一多爱国思想的动力。熊佛西在《悼闻一多先生》一文中曾高度评价闻一多诗歌创作的人民性:“你比新月派的诗人伟大,你比他们更爱国,更爱人民,更了解人民。”

分割线

在闻一多较为短暂的一生中,作为学者生涯的时间最长。他觉得作诗究竟“窄狭”,没有比历史更伟大的诗篇,于是1928年开始转向对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所涉领域范围广泛。

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不了解历史事实,当然谈不上自信。闻一多看到了尧舜治理天下、鲧禹治水等这些古老文化所蕴含的集体力量,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中找到了爱国思想的源头活水。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中国历史进行冷静剖析,十多年故纸堆的生活和百万字的研究文章,让闻一多看清了我们民族和文化的“病症”,并敢于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开方”。闻一多从事学术研究,是以深厚的历史认知为基础,探求拯救、复兴中华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闻一多确立了人民意识,并以“人民”为标准重新评价历史人物。1922年创作长诗《李白之死》,用高昂的基调、热烈的语言描画李白的浪漫人格。1944年撰写的《诗与批评》中认为,杜甫的诗“将笔触到广大的社会与人群,他为了这个社会与人群而同其欢乐,同其悲苦,他为社会与人群而振呼”……闻一多的诗歌价值观得以明确,那就是诗要与时代同呼吸,要对社会负责,诗人要从小我走向大我。

作为一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持有更为理性的全面认知和锐利的批判精神,并由此获得一个民族在危急时刻能够涅槃重生的坚定信念,“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他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鼓与呼,成为“时代的鼓手”,由“艺术的忠臣”变为“人民的忠臣”。

【昆滇风云】闻一多爱国思想的历史自信和人民立场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演讲 资料图

分割线

民主斗士的身份,可以说是闻一多生命中的最强音。闻一多始终坚持知识分子精神和人格的独立,根据他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做出了政治上的严肃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历史功绩的高度赞赏,是对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人民立场的充分认可。

闻一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非政治上的进步人士,他从诗人到学者一直不过问政治,但生命的最后几年却全力以赴从事政治活动,直至牺牲生命。这种深刻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他说:“从不问政治到问政治,从无党无派到有党有派,这一转变,从客观环境说,是时代的逼迫,从主观认识说,是思想的觉悟。”他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转变,来源于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对历史进程的把握。他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曲折道路上,最终找到并热情拥护中国共产党。

闻一多对人民的内涵以及知识分子和人民之关系的理解,也随之更加深入和透彻。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随西南联大师生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西行,从民歌中意识到,劳动人民初始的欲望,其实是人性中最神圣、最有血气的东西,闻一多对劳动人民由同情到赞美,可见他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命的最后三年里,闻一多则完全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之上,他要做“认识了人民,热爱着人民,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因为这是“人民的世纪”!他认为如果脱离了广大人民,知识分子不能挽救中国政治前途的危机。真正的力量在人民,知识分子应该用自己的知识配合人民的力量。他理解的人民主要指工人和农民,但知识分子并不能被排除在人民之外,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以人民的身份对于自己所在国家的每一片土地尽其保卫的责任。

作为一名爱国斗士,闻一多选择“革命”的方式来践行爱国思想,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反思之后对真理、正义的捍卫!因为确立了国家与人民合一的观念,闻一多对一切问题的看法都是以人民为出发点,而他最后的牺牲也是以人民为目的。


作者 罗晓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